教您识别家具消费陷阱
数月前,姜女士看中了一套“欧灵司”卧房家具,总价6.3万元,销售小姐信誓旦旦地说:“绝对是全实木的。”一个月后,姜女士发现梳妆台的台面竟然是密度板贴木皮。日前,市消保委家具办对本市9大家具市场进行了一次检查。抽查了44套家具,竟然发现有18家厂家的产品实木不“实”,用贴面家具冒充实木家具,误导消费者。如上海圣典家具厂销售的06-2型家具,标价签上基材标明是“缅甸红木”,经专家检测,认定为“细木工板”。大华家具有限公司销售的一套实木家具,实测也是“中密度板”的。
【陷阱二】
霸王合同欺人
如家具乐家俬有限公司的订单上这样注明:“订货时交货值30%作为订金,货物确定后概不退货及不退订金。订货后60天内未提货或未安排送货的,订单及订金作废。”根据国家规定,订金不得大于货额的20%,而上述条款明显加重了消费者责任;而消费者未及时提货,订单及订金作废,显然属于霸王条款。
又如双叶家具实业有限公司在订货单上注明:“软包沙发不退不换,产品参照样品为准。”这一条款违反了家具行业的三包规则,以“样品为准”,是企业逃避产品质量责任的托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