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X 发表于 2020-10-23 15:38

阑珊宿 · 蚂蚁窝主题酒店丨长空创作

当建筑师回归工匠本身


当建筑师回归工匠角色,脱离电子技术依靠积年的经验对建筑进行实体精准把控,作品便真正能够匠心独具。雕塑与建筑的界限再次模糊,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逐渐拉近,建筑师对于细节的追求才是真正的工匠品质。

“阑珊宿”精品民宿酒店坐落在抚仙湖-小湾民宿区。设计充分考虑建筑与地形环境的呼应。

小体量建筑单体“蚁穴”作为酒店标志物,在功能上扮演着VIP套房的角色,同时在整个场地环境中,发挥着打破传统构建元素,重构了老旧地形的作用。


设计师希望通过空间的塑造打破人们对于功能房间的固有印象,在前卫空间体验和民宿日常居住的交织中感受来自于自然和光线的力量。

建筑造型灵感来源于蚁穴。


在一幅蚁穴主题的童画中可以看见儿童对于蚁穴空间功能和交通的想象,通过三维设计构造,使得常人眼中的童趣、设计师看法里的光影交织空间过渡融合一体,从而让不同的使用群体都能在其中感受空间组织变化带来的冲击。


自然对于构筑空间的潜力是变化无穷的。

吸取自然元素是对人自然野性的呼唤。

来自自然的力量是最为原始、直接、能够触动人的。



场地原为废弃民居水窖,位于转折坡角落,地势低矮下陷入,但同时位于酒店入口。



“蚁穴“的大胆插入打破了寻常绿化覆盖的做法,为场地的消极空间注入活力,成为了酒店的标志物和“迎宾牌”。

曲面能够模糊明暗的交界,柔和地引导光线。

同时,为曲线墙面覆上褶皱和肌理,自然的引导人在空间中穿梭。

当曲面构造的空间体量被赋予朴实的功能,超现实主义的空间便能柔和的刺激人的感官。


肌理、光线、空间相互交织,能给人柔和的触动。


蚁穴的设计过程完全脱离了电脑建模,全依赖于建筑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实地的把控。

建筑师回归了工匠的身份,才能真正透过实体感受空间,把握细节的雕琢。


前期没有画标准的图纸,建筑师在实地现场“作画”。

手工编钢筋“脊骨”

包裹金属网

喷涂表层水泥

采光井和通风井

创作灵感来源

阑珊宿整体规划图



项目名称:阑珊宿·蚂蚁窝主题酒店项目地址:玉溪市澄江县小湾村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计理念:慵懒的午后时光项目业主:玉溪阑珊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设计机构:长空创作设计主创:张宝华设计团队:刘思唐 靖旭初 蒋应强 王春艺 李泉江 周林华项目摄影:靖旭初项目主材:原木、水泥、玻璃软装陈设:定制家俱、枯枝、布艺、木绣设计时间:2017年竣工时间:2020年7月



卩、待續ゞ 发表于 2020-10-23 16:36

虽然很漂亮,但是感觉打扫卫生超级麻烦~,如果墙面处理不好,衣服一挂估计就扯出线了:lol

shane_ID 发表于 2020-10-23 17:04

这结构强度能通过审核么。。。

昨晚没睡好 发表于 2020-10-29 15:11

这会不会漏水啊

^夙鸢づ 发表于 2020-11-28 17:22

设计概念OK,就是落地性和实用功能需要考虑

cmk0611 发表于 2021-1-22 15:24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阑珊宿 · 蚂蚁窝主题酒店丨长空创作

25实景案例创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