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毯发展简史
地毯又名地衣,是世界范围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工艺美术品类之一。地毯的发源地主要有中国、伊朗、埃及和印度等。中国地毯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大约有2000年历史,有实物考证的有3000 多年的历史。汉代之前:中国地毯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游牧部落,他们为了抵御寒冷,利用南方的平织技术将兽毛等织造成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毯作为御寒之物逐渐演变成帐篷的内部装饰。
汉唐时期: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形成之后,地毯传入中原地区,当时的织毯技术复杂,成品价格昂贵,皇家、贵族或寺庙才消费得起。到了唐代,椅凳出现,地毯进一步发展,细分出床毯、椅垫、脚踏毯等(图1)。宫廷中甚至专设毡坊和毯坊,为统治阶级做织毯服务。
图1 唐代韩休墓壁画中的块毯形式
宋元时期:家具品种和形式已经大体齐全,完全进入垂足高坐的时期,毯作为踏脚之物被大众普遍接受。靠背上、椅凳上都有了毯的身影,这对地毯的广泛使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元代受蒙古游牧民族生活习惯的影响,仅官营织毯机构的织毯工就超2万户,地毯品种有二十几个(图2)。
图2 《元人秋猎图》中毯的形象
明清时期:明朝政府接管了元代的官营织毯机构为宫廷织造专用地毯(图3)。清代宫廷对地毯的喜爱更甚,大殿里、墙壁上、寝宫里、佛堂前、戏台上,地毯无处不在。这个时期的地毯也充分发展并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出现了宁夏毯、藏毯、新疆毯、蒙古毯、北京毯等。
图3 《朱瞻基行乐图》中毯的形象
现代:随着工业快速发展,机器织造替代了手工纺织,天然植物染料被合成的化学染料取代,纯手工地毯逐渐被各种机织地毯所取代。但是 21 世纪的今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审美有了更高的要求,手工地毯也在慢慢复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