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烟 发表于 2025-5-8 11:52

苏小烟 : 平静的流动,Bélle Glow品牌集合店



建筑如容器,承载着城市的情感、记忆、愿景,自身形态也是基于场地的一种真实反映,体现其与周围环境所建立的对话关系。



杭海路193号,偏西北处一座“小白楼”,于寻常的街区景观之中活跃而出,引人注目。作为存量更新的重要一环,原本共两层的裙楼被改造为集合店品牌Bélle Glow的杭州门店,并以新的品牌形象,融入城市肌理。



1
内外的延续
Continu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视线穿过高大的人行道上的树缝,可以一窥建筑之貌,朝向街道的立面由原本常规的独立店铺贯穿为整层的服务用地。从远处望去,柱体之上,架起一个多边形的封闭实体,上下两段,虚实分明。主动线处左右各设一片矮墙,有意构成虚掩的入口,内外连续,迎接每一位访客的抵达。



原始外立面拆除后,裸露出的矩形小柱跟随建筑走向间隔排布,其纤细的体量难以与建筑面积相匹配,于是我们有意放大为一个个方形立柱,并旋转45度,如此一来,建筑不仅可以完全地被托举,同时具有一种明确的方向感,有效缓解T字路口给人临街而建的紧张尺度。








2
自然的缓冲
Natural buffering




与面积最大化的利用策略不同,正面入口反倒内退出一定距离,形成下沉式的开放区,让道路和室内形成物理距离的自然缓冲,有利于调整情绪。其间设置条凳,方便行人小憩、逗留,同社区共享。内部以大尺寸玻璃窗为界面,纳入自然光照、室外动态景观,呈现视觉及感受上的和谐统一。


在平面规划时,场地中的柱体是关键的表达对象,由外而内,随着动线的深入,5排立柱各不相同,它们所具有的肌理表情,成为空间里有趣的视觉语言。前厅展示区的白柱和服饰悬挂的金属杆,曲折、交错一处,线性的勾勒同玻璃金属立框相呼应,为放松的空间加入精致细节。



相邻的内侧柱体,则保留其原有的混凝土肌理,和立面白色矮墙、天花形体均保持距离,物与物的独立,让空气、视野能够自由流动。负责屋面承重作用的斜向支撑的工字钢,同样以序列排布的方式,展现工业的结构之美。二者作为场地的历史遗存,通过新与旧的对照、映衬,重获新生。






3
凝固的“雕塑”
The solidified "sculpture"




雕塑是静态的舞蹈。西侧临街处,一座凝固的“雕塑”凭借外部长条柱体、结构横梁的拉力,由地面生长而出,连接上下楼层。扶手采用片墙形态,横竖穿插,交错排布。相较于一般的楼梯样式,Bélle Glow的楼梯更像是一个垂直的“秀场”,适用新品展示、发布、拍摄等不同动态场景。



在“没有线,只有体积”的艺术表达之中,光影的捕捉也尤为重要,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边界的存在,并最大可能地尝试雕刻出既有的形体轮廓,使其愈发清晰可见。采用曲折、连续的步梯设计,有意让视线随着路径的改变而产生差异性景观,以此丰富行进中的感知体验。






4
平静的流动
Calm flow





及至后场,鞋帽区与衣帽区以柱网为间隔,一分为二。前厅展示区的“木墙”穿插而进,将前后场所联系起来,复古调的木元素加入,带来温暖和岁月的质感。柱与柱相对默立,粗粝的表皮仿佛令时间静止,叙述着往昔的故事。而细腻的不到顶白墙则以素雅的姿态,构成连续的展陈背景,让产品成为空间主角。




临近入口,设置咖啡操作区,便于服务街区和内部客人,吧台以亮面金属为面材,映射室内外景色,绿意盎然,光影灵动。










作为一家商业集合空间,Bélle Glow融入服装、商拍、展陈、咖啡等多元业态,在克制与理性、去繁存简、尊重历史文脉的探索过程中,展现平静的流动之美,为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平面图


△轴测图




项目名称丨Bélle Glow
项目地址丨浙江·杭州
项目年份丨2025
建筑面积丨1200m²
设计公司丨ForNature Design
主创设计丨苏小烟
设计团队丨汪峰凯、黄志浩、钱娜娜
项目施工丨久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丨Yaank 向杨照明设计
项目摄影丨ACT STUDIO·Lihao
项目撰文丨无远文字/月球




设计师:苏小烟




子峻设计 发表于 2025-5-9 10:36

空间氛围营造很棒,功能与美学很好的兼顾到了,:)

jfn-123 发表于 2025-5-9 11:17

很喜欢这个设计,不仅只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体验和记忆。所有的设计都从感官出发,让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宁静与舒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小烟 : 平静的流动,Bélle Glow品牌集合店

25实景案例创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