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珊瑚设计 发表于 2025-7-6 11:07

台州神仙居风景区 10000year咖啡 | 慢珊瑚设计


建筑与莲花台

以轻介入策略构建未完成空间
Constructing an Unfinished Space Through Light-Touch Intervention
神仙居作为充满 “仙人居住之地”神秘色彩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因其绵延的峭壁、奇峰云海与深厚的佛道文化而闻名。天然景观与人文信仰交织,这里是东方地貌神性与自然野性的共生之地。慢珊瑚团队此次受邀,将原本作为配套用房的场地转化为景区内沉浸式体验的关键节点。

建筑消隐在自然中


作为自神仙居风景区入口通往标志性景观莲花台的必经节点,10000years 咖啡占据着游览动线的关键位置。它既是游客长途跋涉后的休憩驿站,也是串联自然景观与人文体验的重要枢纽,在山水画卷中悄然勾勒出功能与美学兼具的过渡场域。


建筑消隐在自然中

作为自神仙居风景区入口通往标志性景观莲花台的必经节点,10000years 咖啡占据着游览动线的关键位置。它既是游客长途跋涉后的休憩驿站,也是串联自然景观与人文体验的重要枢纽,在山水画卷中悄然勾勒出功能与美学兼具的过渡场域。

神仙居莲花台



以微更新实现场域再激活
Reactivating Space Through Micro-Intervention
设计介入之初,原有建筑为一处半完工状态的景区配套用房,空间形态与功能划分尚不明确。景区希望设计介入后,这一空间能够被充分激活,承载更多功能与内容,实现业态的复苏与再生。对此,我们并未选择重建或彻底翻新,而是以更为克制、灵活的微改造策略,保留原有结构,释放其潜在的空间价值,并赋予更加复合、多元的使用可能。


改造前


远处看建筑外观



改造不仅聚焦于物理空间本身,也包括品牌视觉与导视系统的整体策划与设计,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了一体化的空间更新与体验整合。





在整体策略上,我们以低成本、轻量级的设计手法回应现有结构,以适度更新的材料语言,嵌入新的空间功能与感知体验。设计避免了形式性的过度表达,而是以新的材料、精准的尺度和可持续的逻辑,推动场地从未完成的构筑物转化为一个真正开放、包容、多功能的共享会客厅,实现了建筑从“未被定义”到“被激活”的设计价值转换。



建筑、栈道与莲花台





在地文化的隐性呈现
The Implicit Expression of Local Culture
空间中,顶面以“蝌蚪纹”作为局部装饰图腾,用以遮挡必要的设备设施。图案源自神仙居地域文化中关于自然生命起源与山水灵性的象征语汇,以极其克制的方式融入场域,形成文化肌理层面的认知共鸣。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符号的表层消费,也不以视觉装饰为目的,而是让空间在使用中自然呈现其文化背景,强化对“山中之所”的精神识别。






在山形之间柔化空间
Softening Space Between Mountain Forms
设计保留了原建筑中的人字梁,并以两个弧形顶棚覆盖其上,完成了空间的视觉柔化与设备隐藏的双重目的。顶棚内部不做任何多余修饰,以纯净的弧线回应山体曲线,强调结构与自然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种最简洁的方式,使空间获得了极高的静谧感和开放性,让人在其中不被设计本身干扰,专注于景观、光线与人的关系。弧形顶面并非形式表达,而是服务于结构整合与空间情绪的有效介入,构成了空间“去设计化”理念的核心体现。








砖与幕:空间的气质重组
Brick and Curtain: Reconfiguring Spatial Atmosphere
设计延续了原建筑所遗留的红砖墙体与地面肌理,作为场地时间性的视觉延续。在此基础上,运用了耐候钢板作为空间的结构补充与气质对话——一种当代工业感与在地砖石语言之间的张力被有意保留。

“舞美策展式”空间



室内细部





为了弱化原有材料的硬度,设计加入了轻量的布幕系统,呈现“舞美策展”式的空间构想。布幕不仅是装饰,更是作为一种结构性的感知边界,柔化声场与光线,使得空间的体验更具沉浸感与包容性。



“舞美策展式”空间




引水入室,自然入境
Drawing Water In, Opening to Nature
设计进一步引入自然要素——我们在空间界面上延展水体,通过开窗与水平延伸,将室外的自然肌理引入室内,使空间边界变得模糊。水面与天光共同作用,形成多维度的感知回响,也激活了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关系。



室内最大化展示山景



引水入室



室内细部





空间在“引水”“引光”“引绿”的过程中,实现了内部气候的自然调节,同时形成一种“非封闭”的状态感,使人在此不再被围合,而是得以与周围的山体和场地共处。









生成中的空间剧场
An Emerging Spatial Theater
空间的布局策略完全基于“策展”逻辑进行组织。家具采用可移动的组团形式,结合布幕、光影壁炉与顶面圆形镜面的反射装置,不仅营造出如舞台般的灵活场景,也通过镜面引导视线上移,使空间感得以延展,并与自然光线形成柔性互动。




不同的使用者可根据场景需要,自由组合形成休闲、沙龙、分享或临时展演等多元形态,使空间成为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设计弱化了功能的边界感,强调空间作为容器的开放属性,让人而非设计成为主角



空间宛如在山水中被激活的舞美剧场,通过最轻的设计手法实现人与场域、自然与文化的持续对话。









自然渗透的场域共生
Spatial Symbiosis with Natural Permeation
通过“保留—转译—激活”的策略,设计以轻量的改动完成空间语义的重塑。利用原有结构语言作为基底,以最简单的材料、可变机制与自然元素的介入,建立起一个包容、多义、可被使用者不断定义的空间场域。



空间不再是封闭的容器,而是一个不断生成、持续回应环境的在地剧场。人、物、自然在此间自由流动,边界被柔化,感知得以延展,神仙居的山水气息也在其中缓慢流动、生长。






神仙居风景区 10000years咖啡
项目地点:浙江省台州市神仙居风景区
项目类型:景区商业
建筑面积:690㎡
设计全案:慢珊瑚设计
完工时间:2025.05
项目摄影:麻壹高


YCx330 发表于 2025-7-6 15:20

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

jfn-123 发表于 2025-7-6 17:04

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

jfn-123 发表于 2025-7-6 17:05

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州神仙居风景区 10000year咖啡 | 慢珊瑚设计

新媒体课创业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