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影晨曦 发表于 2012-6-18 10:53

浅议园林绿地植物造景

城市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品种选择影响着城市绿地质量的水平。规划设计人员在植物配置中要融传统园林艺术特色和时代生活内容为一体,讲究植物种植的生态美、艺术美和生活美。

  一、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在植物的栽植方面有几个要求: 1.保存性:人类不可能孤立的生存,当然也希望我们亲手创造的绿化环境能长久的保存下去。 2.观赏性:成功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必须是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的结果,也就是按照生态原理进行规划设计的结果。 3.多样性:众所周知,单一品种的种植是一种不良的种植方式。我们在绿地植物选择中轻视一些品种而过分青睐另外一些品种,不但造成了一些苗木价格的暴涨,而且使绿地种植设计流于简单化。 4.经济性:这种必要性不但体现在降低单位面积绿地造价上,还应在较长时间内节约维护资金。

  二、艺术配置植物是园林美的素材。近年来,我们在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上下了一番功夫,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仍在变化和发展中。有人总结最早的植物配置是:“草坪打底,黄杨镶边,龙柏雪松栽中间,花灌木栽窗前,杨柳榆槐跑一圈。”几年前,大连城市绿地最初的改造是出现了大量的(疏林)草地,得到了来自各方的赞誉和歆羡。从自然美的角度来讲,这是最少人工雕琢痕迹的。后来,绿地内加大了植树量和苗木规格,刚建成的草地遭到破坏。从绿地是“城市肺”的功能来讲,增加植树数量使“肺活量”增大了,但绿地美却打了折扣。不少绿地树木栽植密度过大,还影响了树木的健康生长。另一种栽植模式的主体是微地形、石品、大小黄杨球及植物集栽。这种布置在景观上还是有一定美学价值的,给人一种精雕细刻的感觉,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在传统的园林植物配置中,讲究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讲究季相变化。这几个方面在当今的植物配置中或多或少地被忽略了。冬天的绿地,应是松柏迎风,白杨挺拔,刺槐的黑色枝干在蓝天中伸展,冬日的肃杀预示着绚丽的春天。可如今冬日的绿地中,五颜六色的防风帐成了主景。而在防风帐后的竟是被认为是能凌霜傲雪的(雪)松(龙)柏。如此多的植物需要防寒,说明我们在树种选择上有些偏离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园林景象构图中,秋天是一个十分艳丽的重要季节,“一声梧叶一声秋”,缤纷的落叶,满枝的果实,篱笆墙下的秋菊,悠悠南山晚,相看两不厌。现在,一些绿地却要创造违逆自然规律的景色。比如花坛中的塑料花,树木枝头的假花假叶,还有草坪人工着色等。总之,植物造景要以适地适树为前提,逐步引入可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园林树种,充分展示园林景观植物的形体美、群体美,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以上所述,管中之见,和同行们商榷。

kc6335 发表于 2012-10-10 18:35

好的设计来自于灵感

kc6335 发表于 2012-10-10 18:35

kc6335 发表于 2012-10-10 1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的设计来自于灵感

{:soso_e100:}

sxxzljw4384778 发表于 2012-10-10 20:01

我也喜欢。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议园林绿地植物造景

新媒体课创业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