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yl
发表于 2008-6-28 09:19
上一贴北京故宫-养心殿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养心殿是一独立的院落,南北长约63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5000平方米。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
该殿清雍正时重修。自雍正到清末的二百年间,皇帝多在这里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正厅设有宝座、御案。宝座后设有书架,藏有历代皇帝有关“治国”经验、教训的著述,专为传给新皇帝阅读。一些官员在提拔、调动之前常被领到这里觐见皇帝,这种仪式叫“引见 ”。西间是皇帝批阅奏折,以及同军机大臣策划军政活动的要地。
明代和清代初期,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据说康熙皇帝死后,他的儿子雍正为了表示守孝,没有入住乾清宫,而是居住于养心殿。后来,雍正皇帝就把养心殿作为他的寝宫,没有再搬到乾清宫。从雍正皇朝开始到宣统皇朝为止,清代共有八个皇帝居住于养心殿。顺治、乾隆和同治三个皇帝死于养心殿。
自雍正到清末的二百年间,皇帝多在这里进行日常活动,包括处理政务。养心殿的前殿是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大臣、学习与休息的场所。正门设有宝座和御案,还有书橱,内藏历代皇帝治国经验教训等记载与书籍等。清代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大臣,有时也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臣。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康熙皇帝在这里接见过罗马教皇使臣嘉乐,亲自接过嘉乐所进的教皇表章,并赐给嘉乐若干衣物用具等。 养心殿外院的矮小房屋是太监值班的处所,官员们就在这里等候皇帝召见。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死后,西太后施展计谋除掉了辅政八大臣,从而得以控制皇权。在同治和光绪皇帝年幼时,养心殿前殿的东暖阁,曾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和东太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现在这里的陈设,就是光绪皇帝年幼时期,西太后垂帘听政时的场景。当时小皇帝坐于前座,西太后坐于后座,两座之间由一道黄色纱帘隔开。所有的决策就由黄色纱帘后的西太后作出。西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之久。
养心殿的西套间原是皇帝读书和休息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得到了王珣的"泊远帖";连同他已经得到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并称为三件稀世珍宝。这处珍藏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就被称为三希堂。三帖中《快雪时晴帖》在台北,另两帖,现藏于故宫。 现在西殿的南窗下,还保留有当年的木板围墙,是防备有人偷听和偷看而设的。
financeyl
发表于 2008-6-28 09:19
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门外有一东西狭长的院落,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此添建连房三座,房高不过墙,进深不足4m,为宫中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2004SUN
发表于 2009-4-6 11:03
男人~~~挺善长于表现民族民俗的东西~~~好多贴都是这方面的。。。没谁来支持一下的
馨馨之馨
发表于 2009-4-15 16:31
多多了解
木子晨曦
发表于 2009-4-19 10:51
支持,古代的建筑艺很精细
clz2003
发表于 2009-7-9 10:31
楼主能传个3D模型出来吗?
wmk_czm
发表于 2009-7-14 09:59
鬼斧神工
yuan66666
发表于 2009-8-28 23:31
故宫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nikijodi
发表于 2009-8-31 13:45
学习学习
润贝苍松
发表于 2010-5-6 18:54
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