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周年献礼一】首都博物馆【历史文化篇】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位于方形展厅二层 C厅该展览以深厚的北京文化为主线,以时代演进为顺序,展现了北京从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从北中国的政治中心跃升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都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历史进程。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与“古都北京·城建篇”共同构成了首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形成了首都博物馆展陈的灵魂。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的展陈内容分为“北京历史文化”与“世界文明概览”两部分,分别位于展线的内圈(展柜)与外圈(展厅四壁)。
第一部分:文明曙光
史前时代
(距今约50万年—公元前21世纪)
北京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0万年前“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历史的开始。为生存而聚居的北京原始人类创造了聚落组织和文化,在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与各种文明发生着交流与碰撞。
第二部分:燕蓟神韵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夏商周时期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文化融合交汇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态势。中原王朝或与当地邦、族结盟,或直接派重臣守护,表现出对其北面门户——北京地区的重视。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即分封了燕、蓟两个诸侯国,从此,北京的历史迈上了“方国都邑”的新台阶。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燕国成为“七雄”之一,燕都蓟城一跃而为“富冠海内”的名城。
第三部分:千年蓟城
秦汉魏晋北朝
(公元前221—公元581年)
随着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20)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北京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朔漠草原和白山黑水广袤大地上北方民族的崛起和南进,造成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魏晋北朝时期,尽管政权更迭纷繁,北京地区却处于相对安定的环境,为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四部分:幽燕风云
隋唐五代
(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隋朝(581—618)统一后,幽州成为中央政权向东扩张的军事基地。起于幽州地区的“安史之乱”改变了唐朝(618—907)的统治格局,而幽州的局面相对安定,地方经济得以发展,为辽代南京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五部分:都城序幕
辽
(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938年,契丹(辽)升幽州为南京,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辽南京是在唐幽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发展程度、繁华富庶居辽五京之首。而以南京为代表的燕云农耕区,不仅是契丹“番汉分治”的统治中心和贸易中心,也是契丹人汲取汉族文化,南下逐鹿中原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