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砺剑:建立设计师网络信誉系统系列文章之一
本帖最后由 宋砺剑 于 2014-2-10 14:21 编辑建立设计师网络信誉系统系列文章之一
------设计师自我“包装”势在必行
2004年,我涉足室内设计行业的时候,就接触了不少的设计师,无论哪种方式的交流,但凡谈起设计师品牌包装,多数人都会面露不豫。在他们看来,设计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还保留着一些艺术的清高,即使迫于现实而不得不打折扣,要这么赤裸裸地谈论纯商业化的“包装”甚至探讨如何“包装”自己,还是难以启齿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情况已经有了巨变。虽然大家还是对“包装”一词没有好感,但如果换用“打造个人品牌”、“塑造个人形象”之类的语句,绝大多数设计师们都能接受和认可,并且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提升。
设计师自我“包装”势在必行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业内人提出,包装设计师形象、打造设计师品牌是非常必要的,也有少数设计师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以香港知名室内设计师高文安为例,多年前当众人还在坚持低调清高的时候,他不仅高调推广设计作品,广泛参加各种竞赛、论坛、讲座、电视节目,还特立独行出版健美写真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声名鹊起,赢得了“香港室内设计之父”的荣誉。为什么高文安能被称为“父”,难道与其同一批的设计师们水平不如他吗?非也!只是在当时室内设计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情况下,是高文安第一个站出来,让业内外的人认识了他,也重新认识了室内设计这个行业。有了品牌知名度的帮助,高文安接下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内地)可以说是顺水推舟,一帆风顺,比他人容易了许多。
一位从事设计20余年的设计师品牌塑造也很有感触,曾多次在各种讲座和访谈中呼吁设计师加强对自己的包装。他表示,他的团队曾为一家全球连锁酒店做方案,甲方虽然对设计本身非常认同,但考虑到设计师没有知名度,最终还是拒绝了合作。这件事说明,依照中国设计师传统的、清高的、幕后的职业模式,要想做强做大相当困难,于情于理,都应该转换思想,引入现代的品牌包装理念。
网络时代,给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能否充分借助网络为我所用,是摆在太多设计师面前的大课题。下一篇《建立设计师网络信誉系统之---网络包装比其他方式更重要》敬请期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