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阁》--域菲装饰设计
设计机构: 上海域菲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作品类别:酒店设计
普陀山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如意阁说明:
一处
普陀山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如易阁行修旅社
设计规划心得分享
“如易阁”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居食闲话之所,环山临海,佛国净土,建设历经三年,修身筑舍,感悟丰厚,期间多有高人大德,不吝共营,实为文化传宗之作为,寥寥文字不能尽,仅表示我们由衷的感激与喜悦……
“如易阁”实为旅社。
“旅”——在外的人,旅人。“社”——二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几尽消逝的“旅社”二字被追述回归,或许是营建团队对以“宾馆”“酒店”类名词的甚解。各地的云游、待客、集会文化诸多不同,中国执有其传统代代传承。就像主办方所言:“我们其实就是要一个简单的地方,“一处”而已,人人舒心畅怀,以正心交流,能为之,正当今日已是难得。”摈弃“酒店”的称呼在于考量商业化载体之外的收获,设计团队承载了文化阐释的职责,发自于国土的荣耀,参与国际化“酒店”主题的探讨,非常满足。
“如易阁”的“如”和“易”
坐落于佛国圣土,“事”为礼佛参拜,“理”则为缘由,由心而发。就如我们所看到的,当下礼佛实则宗教仪式,游客虽上香跪拜,但多为其“事”的旁观者,所以不免“事”过境迁。其间“居食之所”倘若利欲熏心,比对浮华,或成误途。旅社得名“如易”,“如”永恒存在的真如,“易”无相变转,大意范广,旨在佛学给予的开释。是一个引发感悟与富含包容心的场所。综观全景,旅社不出现一尊佛造像,用意在于深入人心,目视不如观心,由心则开怀。综观全景,旅社不出现一处臆造之材,用木、石、土、竹、麻、纸、丝等材原的本身来诠释静止的本来。综观全景,旅社不出现一方浮华宫阙,人人自然出入,平等往来,祥和共养
好精致的设计 很有国外大师的范 很喜欢学习呀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