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 

主题数0

积分0

好友数0

日志

中国传统民居元素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已有 668 次阅读2014-12-5 14:20 | 中国, 建筑, 元素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于当代建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财富。传统建筑造型形式可为当代建筑造型设计所直接借鉴或间接引用;传统建筑造型手法中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为当代建筑造型设计所采用。这样,即满足了当代社会对于文化多元、多样和地方性、民族性的要求,又使得中国当代建筑造型设计语汇得以丰富。本文意在探讨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民居元素与现代有机的结合。

【关键字】中国传统民居元素   现代建筑   应用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地域习俗和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建筑逐渐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并朝着“国际化”风格迈进,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积淀。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而不是统统的扬弃。

     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对于当代建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财富。本文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在中国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

1.传统居住建筑中传统元素

1.1传统元素的概念

一、从宏观上来看,传统元素是古代民居中包括了选址、村落的布局方式、建筑单体的自由组合等等,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些设计方法。

二、从微观上来看,传统元素是从民居的单体设计上来看,建筑的比例、尺度符号、建筑材料的运用;以及细部设计中的门窗、屋顶、墙面的处理等等。

1.2传统民居中的传统元素

1.2.1环境、风水与生态建筑

环境、风水、落位、因地制宜、坐北朝南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依山之势,傍水之边,村落的分合布局,房屋的前后错落,选择有利的风土、水文、地理、气候条件,盖房不占良田,这是传统民居的最本质的特征。

1.2.2天井与透光建筑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最聪明的办法是增加窄长的建筑两边侧翼,形成一个三合院的采光天井,如安徽民居中的天井。这是空间处理和光的完美配合。来自天井的天然光线把人们的视线从琐碎的家庭杂物中引向外部庭院的景致。

1.2.3 院落、围墙与住宅社区组团

房前、屋后、宅旁和半隐蔽的花园是中国传统民居空间处理的特征,把不具备室外空间形状的单栋房屋加上围墙、连廊、树木花架等创造室外闭合空间,这是中国民居的传统手法,这种民居形式可以说是现代单体别墅的雏形。

1.2.4细部设计中的门窗、屋顶、墙面的处理

     “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建筑细部,可以定义为建筑整体中加以处理的联结部位,自古以来都是能工巧匠施展才华的地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所谓“山节藻悦”、“丹楹刻楠”等细部(如图415)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凝聚着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深刻内涵,对细部的重视也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传统。

 

2.实例分析

2.1深圳万科第五园

万科地产力图在中国民居文化建设上有所突破,依寻“岭南四园”的思路,建造了崭新的住宅小区—万科第五园,其意是想在“岭南四园”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型的、南方的中国式的现代生活模式,园层叠,出入有致,空间交错,明亮通透,湖光山色,饶有新意。特别是中国民居中内敛和赋予涵养的气质深受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中国式的现代建筑,是一个新的提法。

万科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开始着手,万科第五园这个作品,是一次非常有意索。万科第五园的设计注意到了气候特色,在空间处理,在建筑开合上,够吸收徽派民居的优点;突出院落的优落是中国民居的江南风格的共性,讲究邻系,万科第五园就是传承了江南民居院落精粹,把开放空间与现代建筑的私密空沟通。

 

2.1.1徽派民居的特点

徽州村落一般是一族一姓一村,在民居的分散组织中,可以体会到它与整体环境结合;而建筑常常在表现一个空间的情景时也同时表现出一种时间的节奏,即时空合一的动态美感。从徽州村落的空间布局中,就能深刻体会到这种动感。这种村落总体上看是完整的、延续的,而林立其间的街巷则是片断式的、多维度的,从各个角落引领着行人的思绪,让人穿行其间,欣赏着时空合一的画卷,感受着视觉的愉悦。而街巷中的民居庭院又是相对独立的,有其完整的内部结构,被统一的轴线贯穿着。

徽州村落中的民居大多依山取势、临水而居,沿着村溪石径、穿过深巷重门,呈现在眼前的是庭院几许,而远处的山形树影也尽收眼底。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注重与室外空间的联系,开敞空间随处可见,如门厅前院、堂屋天井、宅后花园等(图为皖南民居天井)

 

2.1.2第五园的平面布局

在万科第五园的规划处理上,建筑师突出表达了“村”的形态。整个社区的规划是边界清晰的由不同形式的住宅所组成的一个大的“村落”。连派别墅组成了两个方向略有不同的主要“村落”,相邻的由情景花园和多层住宅以及小高层区又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小“村落”,通过一条半环行的主路连接起来。各“村”内部都有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宜人的尺度构成了富有人情味的居住空间。(图为万科第五园规划总图)

2.1.3第五园中传统民居元素的应用

一、扬弃式继承:传统与现代。

第五园不是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扬弃式继承,将传统与现代很好地结合。在第五园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的影子。个性的白墙黛瓦、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脚、清砖的步行道、密集的青竹林、天井绿化、不可窥视镂空墙、通而不透的屏风、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青石铺就的小巷、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窗及多孔墙、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富有文化色彩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等都是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元素中的应用。

二、对“墙”的应用。

“墙”是中国民居中重要元素,在中国民居中,长短相异、高低不同、虚实有别的各种“墙”形成了中国民居“外简内繁、外实内虚”的特点。

万科第五园中借鉴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墙”,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

第五园屏风墙

 

 

 

第五园的镂空墙

 

 


三、黑白之“素”。

中国民居在外在色彩形式上,千百年来都是非常节制的,“黑、白、灰”三种色彩主宰了中式民居的表情,“素”是中式民居的主要特色。“黛瓦白墙”则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宁静效果,从喧闹的外部进入第五园,顿时让人有清纯、凉爽

之感。

3.关于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的几点思考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建筑风格与形式上有独特的风格。同时,中国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相比较更能与自然相融合。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必须有机地吸收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应用,将环境与物质技术处理与运用,完美的统一起来。

       万科第五园中,总体规划及环境设计遵循“骨子里的中国”的原创现代中式风格,采用了中国民居的构筑符号和院落空间,让人们领略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从本土文化出发,找到自己文化的根源;在环境设计中,用了大量富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符号:竹、莲花、兰花、使整体呈现出震撼人心的广义的中国风格,这种广义,体现在它走出了仿古,,将中国文化中的优雅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实现人居环境的更高境界——自然、艺术与人文的高度融合。

现代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的应用并非单纯的仿古,而是应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通过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表达出来。对待建筑传统,我们不能局限于形式层面,不应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继承,而应延展中国建筑优秀文化传统,将重点放在深层内涵的精神继承。

第二,在应用传统建筑元素时可以有多种手法,例如

    1、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清晰地表达建筑的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

处理中,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的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檐部、柱头、窗套和等部分,并严格的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这是中国建筑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最先选择采用的手法之一。

         2、可以把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的反映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如在第五园的造型处理中,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和披檐抽象提炼出来,用现代的建造方式予以表达这样既具有现代性又很容易让人体会到传统的意味。

 

 

 

 

第五园中屋顶的简化

 

 

 

 


第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传统,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复制传统。一方面,我们要从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中汲取养分,吸收精华,与当代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更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是发展的、逐渐演进的,并在不断的制作当中。我们继承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正是在创造和丰富传统,努力建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问题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面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中国建筑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立足于建筑自身,将中国传统建筑精神同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之路。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著,《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二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王受之著,《万科第五园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      何倩,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中国知网,

4.      周培杰,居住建筑传统元素的现代传承与表达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