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复合强化木地板复合强化地板在市场上的名称很多,按国家标准,它的正式学名应当是浸渍纸饰面层压木质地板。这种地板起源于欧洲,大约在1985年森林工业发达的北欧国家瑞典和奥地利的人造板厂家合作研制和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批复合强化木地板。由于复合强化木地板具有的独特性能,10多年来已风靡全球。1994年以来,复合强化木地板由国外大量涌入我国市场,迄今为止,包括国内的产品,复合强化木地板的品牌已近200个。
表4-4 实木复合地板的外观质量要求
名 称 项 目 表 面 背面
优等 中 合格
裂 缝 — 不允许 不限
拼接离缝 横拼 最大单个宽度,mm 0.1 0.2 0.5 不限
最大单个长度不超过板长,% 5 10 20
纵拼 最大单个宽度,mm 0.1 0.2 0.5
叠 层 — 不允许 不限
鼓泡,分层 — 不允许
凹陷、压痕、鼓包 — 不允许 不明显 不明显 不限
补片、补条 — 不允许 不限
毛刺沟痕 — 不允许 不限
透胶、板面污染 不超过板面积,% 不允许 1 不限
砂 透 — 不允许 不限
漆膜鼓泡 φ≤0.5mm 不允许 每块板不超过个3个 —
漏 漆 φ≤0.5mm 不允许 —
表4-5 实木复合地板的理化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单位 优等 一等 合格
浸渍剥离 — 每一边的任一胶层开胶的累计长度不超过该胶层长度的1/3(3mm以下不计)
静曲强度 MPa ≥30
弹性模量 MPa ≥4000
含水率 % 5—14
漆膜附着力 — 割痕及割痕交叉处允许有少量断续剥离
表面耐磨 g/100r ≤0.08,且漆膜未磨透 ≤0.15且漆膜未磨透
表面乃污染 — 无污染痕迹
甲醛释放量 mg/100g A类≤9:,B类>9—40
(一)复合强化木地板的结构
复合强化木地板是多层结构地板,图4-4是其基本结构示意图。由于结构特殊,对各层的材料、性质和要求等分别介绍如下。
1、表面耐磨层
表面耐磨层即图中的耐磨表层纸,地板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这层透明的耐磨纸。表层纸中含有三氧化二铝、碳化硅等高耐磨材料,其含量的高低与耐磨性成正比。但耐磨材料含量不能过高,一般不大于75g/m2,否则由于其遮盖作用会影响下层装饰纸的清晰性。同时,对刀具的硬度和耐磨性要求也相应提高。
2、装饰层
装饰层实际上是电脑仿真制作的印刷装饰纸,一般印有仿珍贵树种的木纹或其它图案,纸张为精制木、棉浆加工而成,要求白度90以上,吸水率25mm/10min,有一定的遮盖力以盖住深色的缓冲层纸的色泽并防止下层的树脂透到表面上来。一般使用含5%—20%钛白粉、定量为100g/m2左右的钛白纸。 图4-4 复合强化木地板结构
3、缓冲层
缓冲层是使装饰层具有一定厚度和机械强
度,一般为牛皮纸,其定量为60—125 g/m2,纸的厚度在0.2—0.3mm之间。
4、人造板基材
复合强化木地板的基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高密度的纤维板,一种是刨花形态特殊的刨花板。目前市场销售的复合强化木地板绝大多数以中、高密度的纤维板为基材。由于地板与其它装饰装修材料相比,使用条件相对恶劣,故对基材的耐潮性、变形性、抗压性等要求较高,基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板质量的高低。中密度纤维板作为复合强化木地板的基材时,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4-6的要求。
5、平衡层
复合强化木地板的底层是为了使板材在结构上对称以避免变形而采用的与表面装饰层平衡的纸张,此外在安装后也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平衡纸为漂泊或不漂泊的牛皮纸,具有一定的厚度和机械强度。平衡纸浸渍酚醛树脂,含量一般为80%以上,具有较高的防湿防潮能力。
表4-6 复合强化木地板用中密度纤维板基材质量要求
性能 试验方法 单位 公称厚度(mm)
≥6.0 ≥7.0 ≥8.0 ≥9.0
密度 GB11718-1999 g/cm3 ≥0.80 ≥0.80 ≥0.80 ≥0.80
吸水厚度膨胀率 GB11718-1999 % ≤15 ≤13 ≤11 ≤10
内结合强度 GB11718-1999 MPa ≥1.0 ≥1.0 ≥1.0 ≥1.0
静曲强度 GB11718-1999 MPa ≥4.0 ≥4.0 ≥4.0 ≥4.0
甲醛释放量 GB11718-1999 mg/100g A类:≤9
B类:>9-40
表层纸和装饰层纸经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浸渍、干燥,缓冲层纸和平衡层纸经酚醛树脂浸渍、干燥,然后与基材层叠组坯再经热压成板材。冷却后的板材经纵横锯切和纵横向开榫即成为产品。
(二)复合强化木地板的特点
1、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
复合强化木地板首先是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表面耐磨耗为普通油漆木地板的10-30倍。其次是产品的内结合强度、表面胶合强度和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都较好。根据检测,复合强化木地板的表面电阻小于1011Ω,有好的抗静电性能,可用作机房地板。此外,复合强化木地板有良好的耐污染腐蚀、抗紫外线光、耐香烟灼烧等性能。
2、有较大的规格尺寸且尺寸稳定性好
地板的流行趋势为大规格尺寸,而实木地板随规格尺寸的加大,其变形的可能性也加大。复合强化木地板采用了高标准的材料和合理的加工手段,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室内温湿度引起的地板尺寸变化较小。建筑界开始采用的低温辐射地板采暖系统,复合强化木地板是较适合的地板材料之一。
表4-7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外观质量要求
缺陷名称 正面 背面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干、湿花 不允许 总面积不超过板面地3% 允许
表面划痕 不允许 不允许露出基材
表面压痕 不允许
透底 不允许
光泽不均 不允许 总面积不超过板面地3% 允许
污斑 不允许 ≤3mm2,允许1个/块 ≤10mm2,允许1个/块 允许
鼓泡 不允许 ≤10mm2,允许1个/块
鼓包 不允许 ≤10mm2,允许1个/块
纸张撕裂 不允许 ≤100mm2,允许1个/块
局部缺纸 不允许 ≤20mm2,允许1个/块
崩边 不允许 允许
表面龟裂 不允许 不允许
分层 不允许 不允许
榫舌及边角缺损 不允许 不允许
3、安装简便,维护保养简单
地板采用泡末隔离缓冲层悬浮铺设方法,施工简单,效率高。平时可用清扫、拖抹、辊吸等方法维护保养,十分方便。
4、复合强化木地板的缺点
复合强化木地板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应当引起注意。首先是地板的脚感或质感不如实木地板,其次是基材和各层间的胶合不良时,使用中会脱胶分层而无法修复。此外,地板中所含胶合剂较多,游离甲醛释放污染室内环境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复合强化木地板的质量要求
根据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T 18102-2000国家标准,对以一层或多层专用纸浸渍热固性氨基树脂,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基材表面,背面加平衡层,正面加耐磨层,经热压而成的地板即复合强化木地板进行了质量规定,见表4-7和表4-8。
表4-8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理化性能要求
检验项目 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静曲强度 MPa ≥40.0 ≥30.0
内结合强度 MPa ≥1.0
含水率 % 3.0—10.0
密度 g/cm3 ≥0.80
吸水厚度膨胀率 % ≤2.5 ≤4.5 ≤10.0
表面胶合强度 MPa ≥1.0
表面耐冷热循环 — 无龟裂、无鼓泡
表面耐划痕 — ≥3.5N表面无整圈连续划痕 ≥3.0N表面无整圈连续划痕 ≥2.0N表面无整圈连续划痕
尺寸稳定性 mm ≤0.5
表面耐磨 转 家庭用:≥6000
公共场所用:≥9000
表面耐香烟灼烧 — 无黑斑、裂纹和鼓泡
表面耐干热 — 无龟裂、无鼓泡
表面耐污染腐蚀 — 无污染、无腐蚀
表面耐龟裂 — 0级 1级
表面耐水蒸气 — 无突起、变色和龟裂
抗冲击 mm ≤9 ≤12
甲醛释放量 mg/100g A类:≤9
B类:>9—40
五、人造板地板
利用木质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硬质纤维板、集成材等作地板材料,国外早已流行。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是刨花板贴面地板,用作计算机机房地板。
(一)人造板地板基材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1、常用几种人造板基材的特点
(1)胶合板:结构好,力学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是较好的地板材料。
(2)中密度纤维板:材质均匀,各方向的材性相差小,厚度精度较高。质量较差时会分层,吸水厚度膨胀率较大,湿强度低。
(3)细木工板:纵向强度高,尺寸稳定性较好,易加工。横向强度低,厚度偏差较大。
(4)刨花板:内部构造较粗糙,耐潮性差,吸水厚度膨胀率较大,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易变形和分层,一般不作与地面直接接触或相隔较近的地板材料。
(5)集成材:保持木材天然本色,装饰别具一格,纵向强度高,变形小。
2、基材的质量要求
(1)纵向强度和内结合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厚度偏差小;
(2)含水率均匀,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耐潮性好,吸水厚度膨胀率较小。
(3)表面光洁平整,胶合性和油漆性好,易加工;
(4)甲醛释放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环境污染小。
(二)人造板地板的品种、特点及质量要求
人造板地板主要是用塑料装饰板、防火板、装饰薄木、PVC薄膜等材料贴面的地板,如刨花板贴面抗静电木质活动机房用地板。此外尚有用硬质纤维板、薄木和贴面胶合板直接贴于地面的拼花人造板地板。
人造板地板的特点是基材经高温高压处理,变形开裂小,力学强度高,幅面大,结构均匀,没有实木的节疤、腐朽等缺陷,色差也较小。
应用于计算机机房等地方的抗静电木质活动地板的有关行业标准见表4-9和4-10。
表4-9 抗静电木质活动地板幅面尺寸及偏差
名称等级 幅面尺寸(mm) 极限偏差(mm) 翘曲度(%) 邻边垂直度(mm)
优等 600×600500×500 ±0.2 ≤1 0.5
一等 ±0.3 0.8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生产其它幅面尺寸的抗静电木质活动地板
表4-10抗静电木质活动地板物理力学性能
名称等级 集中载荷(N) 变形(mm) 破坏载荷(mm)
优等 >3000 ≤2 ≥104
一等 >2000 ≤2 ≥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