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 

主题数8

积分665

好友数56

日志

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

已有 911 次阅读2009-9-17 23:17

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
    时间:2009年9月10日
    地点:新中源酒店国际会议中心
    主持人:中国建筑学会学术部主任米祥友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充满活力的佛山举行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向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向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席本届论坛并就坐在主席台各位领导和嘉宾有: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教授;
    广东新粤建材有限公司(萬峯石材)总经理林志伟先生;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锦超先生;
    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郭明卓先生;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先生;
    中国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赵晓钧先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倪阳先生;
    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马震聪先生;
    广东新粤建材有限公司(萬峯石材)技术总监兼研发总工程师汪齐林;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建筑师任力之先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孙一民先生;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彤先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祁斌先生;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魏春雨先生;

   

    出席今天论坛的有全国各地青年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新闻界和企业界的朋友们共300余人。

   

   

    首先有请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教授致论坛开幕词。

    何镜堂: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各位代表,早上好!金秋九月,岭南花果飘香,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今天在这美丽的佛山隆重开幕了,在此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我们国家建设事业飞速发展中,一大批青年建筑师奋战在第一线,并已成为创作设计行业的主力军,其中很多青年骨干已经成为重要工程的领军人物,他们思想活跃,创作力、想象力极为丰富,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和展示,一方面让全社会及建筑界进一步了解青年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更好的传播他们在大型工程设计的创新思想和理念,以促进和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创新水平。为交流现代奥运和世博等热点建筑的设计理念,展示中国青年建筑设计师设计风采,继2007年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后,今天我们在这里又举行了第二届,该论坛并将成为青年建筑师交流思想,介绍设计成果,展望历史使命,促进相互友谊的学术盛会。

 

    当前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摆脱了长期封闭的状态,逐步走向开放,目前我国正处在假如WTO后的过渡期,意味着某些敏感行业保护政策将逐步消失,市场的开放程度将越来越高,面对大批境外建筑师的进入,我们青年建筑师一方面要调整心态,认识到竞争激烈的必然性,积极应对挑战,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不断实践,大胆探索,扬长避短,增长才干,以提高本土建筑师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这样才能占有更多的市场,获得更多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能丢失话语权,而是要大力宣传我国建筑师的业绩,奋发向前,以自己的杰作向世人展示中国建筑师的实力和水平。

 

    朋友们、同志们,在城市化发展势头猛烈发展的今天,我们举行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选择新建筑,新热点,新理念,新技术作为交流的主题,与会人员层次高,会议规模大,是一次很好的共同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希望各位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广泛交流,发表真知灼见。通过本届论坛回首和探索建筑设计的创新,为创建人类未来美好家园作出贡献。本届论坛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积极协助,得到了各有关方面领导与新闻单位的支持,得到了广大青年建筑师的踊跃参加,特别是新中源陶瓷企业集团与广东新粤建材有限公司(萬峯石材)作为论坛承办方,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广东新粤建材有限公司(萬峯石材)总经理林志伟先生致欢迎辞

    林志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丰收的季节里,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在此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领导、建筑装饰界的设计大师及媒体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装饰设计的“新建筑•新热点•新理念•新技术”。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新中源集团•萬峯石材的全体同仁,向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掌声)


    中国建筑学会是在建筑装饰领域中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学会之一,尤其注重设计思想的创新发展。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和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创新水平,培养更多的骨干精英,是一场高规格、高权威、高档次的学术思想盛宴。我们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生产企业的一员,非常荣幸地能通过本次活动的参与,向建筑装饰设计界的各位朋友们学习交流。


    人类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亦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工业化革命以来,长期无序开采,严重消耗地球的资源。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 ,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及持续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显得越来越迫切,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超前眼光的新中源集团,早在五年前便着手部署环保型节能产品的战略转型与产业升级。凭着二十多年对建筑陶瓷的生产研发、营销管理、文化底蕴的积累,这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使得萬峯石材产品的创立有着企业的发展必然性。在投产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已大大超越了国内人造石行业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人造石领域的新一代领导品牌。


   “品质”是萬峯产品的根本保障,“创新”是萬峯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从一代人造石的投产到二代、三代、四代、五代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几乎达到了半年一代的产品研发速度,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同时,萬峯石材十分注重产品空间应用和美学表现,在“展示营销”、“体验营销”方面,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掀起了行业“空间营销”的新浪潮。09年经济低迷之际,萬峯石材仍然展现了蓬勃的发展势头,斥资1千多万,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主题人造石体验馆----“萬峯石尚馆”。新展馆的建立,在空间展示、品种展示、花式展示等方面实现了更大的突破,树立了行业的新标杆。21世纪是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世纪,是产品替代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世纪,是资源整合和能源循环利用的世纪,等等,这些都是未来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的主体发展趋势。当人造纤维成为人们日常穿衣的主要材料,当人造木板已占具了家居装饰及大部分家具材料时,人造石材成为主流趋势的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


    一直以来,萬峯非常重视与设计界的深度合作和互动,从去年举办的,引起行业轰动的“2008设计师灵感之旅”,到今天承办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萬峯石材都十分注重与各界朋友的交流。我们非常愿意为在座的各位一起携手共进,为设计和创造更健康、更环保、更美好的生活而共同努力!(掌声)经过本次活动的深入探讨和互动沟通,萬峯石材与设计界的合作将更紧密、更深入、更广泛。
   

    展望未来!展望明天!我们坚信,在设计界诸位精英朋友的鼎力支持下,萬峯石材将会为大家创造更多的惊喜与辉煌!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光临,预祝第二届全国建筑师创新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锦超教授致词。

    何锦超:大家早上好!中国建筑学会上半年决定要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地点选在我国建筑陶瓷之都广东的佛山举行,这是对我们广东繁荣建筑创作一个好事,中国建筑学会领导当时希望我们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一个协办单位,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当时就表示愿意接受。

   

    这次的论坛提出了新建筑,新热点,新理念,新技术的口号,要完成这样一个繁重的任务,必须要有一个新生的力量就是我们青年建筑师,所以青年建筑师在改革开放30年来,他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就拿我院来说现在1300多个员工里面绝大部分是中青年,青年建筑师是我院建筑创作的主力军。所以这次论坛意义非常重大,我们院也有同事这次作为演讲嘉宾去介绍他们的装作成果。

 

    我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郭明卓教授致词。

    郭明卓:各位与会的嘉宾,年轻的建筑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在这里讲几点,一个是欢迎大家来广东举行这么大规模的建筑论坛,我们广东建设特别是最近迎亚运也有一些发展,广州市也加快了一些城市重要建筑的建设步伐。所以这次大家来这里举行论坛,交流一下在广东建设一些大的项目,设计的情况,组织一些参观,也是对我们很好的鼓励,应该对我们广东省建设,希望大家看完了以后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自从1995年开放建筑设计市场以后,中外的建筑师就在建筑设计领域有比较多的同台竞技,竞争。我觉得从前几年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外国建筑师能够拿到设计权、中标,国内的建筑师中标很少,这次可能在广州看到一些项目有很多都是外国建筑师的作品,我们国内建筑师作为合作设计的伙伴,这个情况在前几年几乎都是这样。但是我觉得到了后面这几年,最近这几年情况有所改变,我们中国的建筑师在方案国际竞赛中,中标也逐渐的增加,也不比外国建筑师差,说明了我们的设计水平在提高,也说明了我们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在成长,这是很可喜的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大家同台竞技,另外一个现在可以说咨询和交通非常发达,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世界上最新设计一些资料,甚至还可以到外国亲身感受一下,这种全球化的信息交流,使得大家有学习的机会的可能,所以大家可以学到很多设计的技巧,设计的手法。我觉得从我们学习来讲,大家都在学习,技巧和手法固然重要,这个等于是学会了讲话,学会了一种语言,但是我觉得思想更重要,我们不但要学习外国建筑师技巧和手法,还要学习他们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思想很重要,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指导的思想,就是设计的理念,包括面对全球遇到的这些问题,在国际建筑师讨论形成的一些对策,最早像《雅典宪章》,都对这些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作为全球建筑师的指导思想。在我们中国还有设计方针,实用、经济、美观也是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这个方面。

 

    另一方面建筑师自己也要有思想,自己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个对设计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只是会学到一些手法和技巧的话,我们就象一个鹦鹉,只是学人家讲话,只要有了自己的思想,才是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的话,我觉得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才有我们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才有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内涵。这是我个人一些看法。

 

    今天举办的论坛给大家设计思想的交流,活跃我们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我非常高兴,非常欢迎国内年轻建筑师来到广东参加这个吨谈。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教授致词。

    孟建民:尊敬的何镜堂院士,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上午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迎来了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在这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界青年才俊在此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我们所关心的新建筑,新热点,新理念,新技术等问题,更让我们期待的是论坛请来了以何镜堂院士为首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将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对我们拓展视野,开阔思想,增长学识的难得机会,我相信这两天的论坛一定会使我们在座的各位受益匪浅。

 

    我经常在许多场合讲,在上个世纪末是我们中国建筑师向西方仿学一个时期,到了本世纪这十年,我们转向了原创的发展阶段,中国建筑师这十年的成长、成就与成熟,可以说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今天论坛将会充分的展示这一点,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第二届全国青年建筑师创新设计高峰论坛的开幕式开到这里,下面先请大家到楼前集体合影,合影回来请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教授和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魏春雨主持今天上午的论坛主题演讲。

   

   

    学术论坛环节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论坛第一个论坛题目是中华建筑文化与中国馆的建筑创作。

    下面首先有请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演讲。

    何镜堂:各位专家,各位青年建筑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从中国文化的发展角度和继承中国文化的角度,谈谈我们团队对世博会中国馆创作一些构思,也包括一些自己的看法。

 

    和谐观是我们中华建筑文化的核心,我们当今世界上对文化大趋同情况下,如何正确的重视本国的文化,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寻找彼此之间结合的途径,也是我们当今中国建筑师特别是年轻一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融合、发展,继承到今生生不息,虽然我们不断去挖掘和梳理、总结和升华,这也是人类文化一个宝贵财富。我们5000多年文化历史自强不息,顽强的应对了来自大自然和社会严峻的考验,对趋利避害,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很多体系,以及“人山合一,厚德载物”价值观,其价值核心就是和谐。这是很简单表示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如果从我们建筑范围就是建筑城市园林达到一种和谐,这是一种自然境界和谐的境界。在我们中国山水画里面体现了这种和谐的概念,宋代《清明上河图》就是一种安居乐业人居生活的体现,可以看到当时我们宋代也可以说当年的小康生活,这是一种意境。

 

    中国古代的先人都对这方面很好的论述,君子和而不同,以天和解是天乐,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可见和谐观认同世界万物保持和谐性,多样性基础上建立了良性的相互关系,各得其所,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这是中华文明的政治主张,决策思想,艺术审美,伦理道德各个层面一个共同文化理想和价值的取向。 这是我们先人孔子,老子对和谐也有过很精辟的论述。

 

    和谐观在我们传统城市建筑和园林里面,是有非常明确的表现,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文化和谐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适应自然,第二与社会相适应,我们就以自然以及社会相协调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文明形成了鲜明形态的特征,中国的城市是非常讲究注重上天发地选址原则,城市大部分采用方形的结构,以及整字型道路体系相结合,形成南北,明确中心突出,主次分明,规划严谨,机理清晰一种棋盘式的布局。中国的地域很辽阔,自然条件也很丰富,所以各地的传统民居充分体现了我们建筑如何适应自然所呈现的多样性,以及建筑与自然相协调的种种民居衔接,当然民居还有一种是宗族血缘关系,在传统建筑里面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中国传统的建筑是采用独特的木构造结合体系,这跟西方的建筑完全是两个体系,这个是东方建筑的体系,之所以能够几千年发展到至今,主要是这种材料当时是采取方便,适应性强,施工也快,也便于维修,在这个过程里面建筑层面建筑空间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形成了我们现在经常学习有一套的法则,其中有各种构建等等都有一定规格和模式,其中独拱是结构功能和艺术功能巧妙结合的亮点,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是以群体见长,强调是群体建筑,建筑是围绕院落,形成收放有序,主次分明空间序列。传统单座建筑常常采用矩形的平面,跟我们构造方式有关系,以结构和造型相互依存,不可独立分开的。立面造型特别是宫殿是由三段式布局构成和谐的整体,我们中国更是独具一格,上下以天地同留,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以我为一天人合一和谐观。既反应自然又高于自然,其造园高超手法以及以意境的表达,达到情景交融,是中国园林造园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图片展示(PPT展示)表现自然和人居和谐,适应不同地方的气侯有不同的建筑,客家建筑是家族观念与人们相适应形成独特的建筑形态,中国典型建筑三段式布局,五台山就是这种建筑最好体现。

 

    中国建筑是一个复杂体系,可以是抬梁、穿拱,其中有一些特别的建筑比如说斗拱,最后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构建和结构构建完全统一的,融为一体中国建筑的特色。中国的园林就是刚才讲的采于自然,高于自然,还有意境的表达。苏州园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建筑水平达到登峰造极,把环境、艺术、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独特造林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和适应自然与社会文化的和谐观,以及在城市、建筑、园林中所形成鲜明特征,是我们从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现代建筑的创作应吸收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创作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建筑。

 

    传承中华建筑文化和谐观的哲学思想,对当今城市和建筑创作中,首先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继承中华建筑文化精髓,努力创作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建筑的地域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扎根于具体环境和社会中的建筑,所以刚才我们看了很多中国传统一些建筑情况,都是跟当地的气侯,当地社会人文形成相适应,所以决定一个建筑基本就是地域和环境文化。比如说岭南地区,这个地区长期受高温多雨,所以所有的建筑不管是现代、传统都会考虑建筑自然和谐,通风,同样北方建筑也是同样的概念。所以我们现在强调要形成建筑特色,应该找一个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结合的高度。建筑本身是双重的,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由于各地文化传统和社会的影响不同,建筑表现的时候是多元的,但是建筑的目的也是统一的,所以殊途同归,所以我们现在强调一个有特色的建筑,就是强调土生土长的文化。

 

    时代性是决定了一个建筑发展的主流风格,不管是做什么变革,但是必须在当时当地的环境,当地的人文,当地的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融在一体,只有这样建筑才能往前发展,所以我们特别强调的弘扬民族传统,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努力创造有中国特色而且是现代的建筑。

 

    建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正确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建筑的“三性”,创作有特色的建筑。

 

    我刚才谈这么多,主要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特点作为建筑创作,通过建筑地域、文化、时代性来表现继承这种文化,至于中国世博会创作过程是怎么样应用这种思想,我下面来谈一下。

 

    世博会历来就是各过人民进行文化思想交流,展现人类取得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成就,展望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一个盛会,我们这次中国之所以能够举办成功,是得益于我们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还得益于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国力的加强,所以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展示中国文化风采,和世界人民交流的一次盛会。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馆创作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怎么样解读这样一个题目?当时我们创作的时候就思考,如果世博会对上海中国馆作出一个很好的馆,这个馆非常好用,科学技术非常先进,但是如果这个馆放在美国也可以的,放在巴黎也可以的,显然我觉得不是我们中国建筑师所追求的,也不是中国人所希望的。所以解读这个题目我认为是8个字:中国特色,如果建筑没有中国特色,没有中国文化根基就很难体现中国的文化,但是这个也是面向全世界一个舞台,特别是上海是海纳百川的开放的国际大都会,是迎接全世界的人在这里进行交流,所以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精神,所以中国特色、时代精神是我们解读中国馆创作的8个字,也是一个定位。

 

    历届世博会都留下一些经典的作品,伦敦水晶宫,1889年伦敦铁塔等等,1929年巴塞罗那德国馆,是一个大师的作品,一个最典型的现代结构体现。所以中国馆到底以什么面貌放在世人面前,是作为中国建筑师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参与这个工程感觉到这是中国建筑师历史使命,如果能够把中国建筑师的才智融在一起,能够让大家接受,代表中国精神文化的作品是我们所追求的。通过这样的理解,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谐观,在这个馆里面怎么把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谐观在这个馆里面有所体现,作为我们整个创作思想。中国馆包括了国家馆、地方馆和港澳台馆,怎么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也跟城市发生一种空间、城市所带来的要求,融入城市,融入这种思想,这就是我们整个创作过程里面贯穿始终和谐思想。

 

    另外中国有5000多年历史,怎么样体现中国特色?很难用很具像的东西,当时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了解人家怎么看中国?譬如说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中国的京剧就代表中国,汉字就是中国,零零碎碎一些片断的印象,红颜色是中国,山水画、剪纸等等零零碎碎符号,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中国文化符号。前段时间美国《时代周刊》有一个统计,20个代表中国的符号?其中有几个是建筑,比如说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等等,太极拳,人家一看到中国文化符号里面选20个出来,所以建筑占了很大的分量。

 

    第二个中国的文化里面其中非常重要一种出土文物,能够保留历史,特别是西周以来青铜器、鼎器皿,这种造型也从中得到非常大的感受和启发。第三个方面毕竟这是一个建筑,所以我们从建筑立面,从城市、建筑、园林得到很多的启发,刚才已经介绍中国棋盘式城市的布局,方格型的特点。中国的建筑木构架体系,这种构架的排列和组合也得到很多的启发,还有中国其中很多重要的构建,比如说斗拱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已经成为中国建筑学一个符号、一个标志,我们协会的会徽就是斗拱,还有中国的颜色,中国的园林那种意境、文化的表达。

 

    通过刚才讲对中国和谐观的理解,具体从对中国文化符号里面,从对中国出土文物造型的理念,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城市布局形成了这种方格、棋盘式布局,以及构架一些特点,还有斗拱形态以及园林,把这几种因素再融合、整合,最后通过现代构成的手法把它组成一个东方之冠的造型。

 

    上海世博会明年5月份就要开幕,处于黄埔江一河两岸,红点是中国馆的位置,现在这个馆总的面积是16万平方米,是非常大的建筑,最高差不多70米,这是最早时候一个投标的方案,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态没有变动,投标过程里面,经过两轮从第一轮344个方案里面挑了8个出来,包括清华和北京院等等,第二轮从8个里面又挑了清华和北京市设计院,当时的方案红的是国家馆,下面是地方馆。清华大学那个方案也非常好,下面这块是地方馆,下面是国家馆,最大的优点把中国的汉字用纂体文字来表达,形成中国这种形态,对中国的印象,中国的出土文物,以及中国城市文化建筑等等,综合和谐观,还有设计设计师是两条龙一个拱,这种联合比较困难一点。最后经过研究,是否可以联合起来设计,如果能够把东南西北联合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时提这个设想的时候,甚至一些临时也觉得比较困难,建筑师相当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这个工程不是一个建筑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能不能把中国建筑师从南到北联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很好的成果,吴良镛先生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可以带一个这样的团队搞起来,我也非常乐意,最终形成由广州、上海、北京联合起来的设计团队,共同来攻克,国家馆是以华工为主,地方馆是以清华为主共同搞起来。

 

    目前看起来是非常成功的,大家都是一种历史责任,完成这样一种历史任务,向世人有一个交代。现在方案就是这样,国家馆高高升起,造型华美,体现了中国一种象心泱泱大国气派,地方馆水平展开,跟国家磙上下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地方馆外墙也吸收了原来的纂体文字,是一种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做法。从整体看起来是九宫格的布局,(图片展示)这个馆架空起来可以给城市提供非常好的公共空间,而且也没有压力感,城市是个大的园林,地面一个广场,第二个是9米的平台,这里架空33米很高,所以这个地方是60米,悬交的地方最短是30—35,最斜是49米。第三个就是地方馆的平台,地方馆上面屋顶花园非常大,作为将来参观、等候、交流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场所。屋顶60米是一个观景平台非常大,看整个黄埔江,特别是看浦东的美景。

 

    我们也采取一系列节能的造势,太阳能的处理,雨水收集,排灌体系,智能体系,还有本身建筑是一个节能体系,因为是斜的,哪天盖好的时候,我站在这个地方,上海非常热,但是一站在这个地方非常凉快,通风非常好,而且高,我将来估计世博会开的时候,转了一天会很累,但是很多人会坐在这里不愿意离开,很凉爽。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当这个馆联合设计解决很多技术和施工问题,最后这个馆去年年底就封顶了,从目前封顶来看的情况,效果还是可以的。第二个问题最重要就是穿什么衣服,从技术问题解决升上去、施工、安全等各方面,而且整个提醒非常大气,但是最终穿什么衣服?怎么做?什么材料?是非常关键的,当时我们设计队也非常关心,最早定这个方案的时候也经过中央讨论通过了,是红颜色,中国红也是代表中国的颜色,我们研究故宫的红。中华派香烟是很传统的,拿这个红给领导看,这个红也是比较纯正的,后来说最保险是国旗的红,最后我们也不放心,为了解决外墙材料和颜色问题,从去年8月份成立了一个顾问委员会,就是把中国特别是上海的一些建筑界材料的、灯光的、幕墙的一些专家组织技术委员会来攻关。

 

    在这样过程不断深化,到今年5月份才最终定了下来,首先外墙材料开始有四种,外面设计的目的一定要整体、大气,体现红色经典,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因为这个馆要考虑到近看、远看和中看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考虑到白天看、晚上看的效果,当然也考虑到安全可行。所以最早的时候选材质,用什么材料,有四种材料做比较,一种是金属材料,第二种是玻璃材料,第三种是各种各样快材,第四种各种各样新材料,而且我们设计团队把很多材料都拿来做出一些方案,中国大的外墙材料厂商都主动提出来给我们做试验,最后第一轮做了1:1,5.4×5.4材料挂在外面最后大家一起讨论,最后从4种变成2种,玻璃材料和金属材料,最后又做各种各样方案,又交给厂商做样板,最早选用玻璃,因为现代感强一点,但是后来发现因为玻璃由于角度变化很大,玻璃虽然现代,但缺了一种整体感,特别是灯光不同,阳光不同下反射很厉害,还有本身施工起来比较困难。最终选为金属材料,到底什么样具体的金属材料?分不同阶段去比较,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用中国吉祥的图案,云彩的图案,就象世博会开幕式,但是由于山隔开一个窗一个,比较乱,最终我们选择了条文机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

 

    最终选择了条文机理,外面是铝板,外面是风膜板,后来做4.5公分宽,3、4.5、6、9公分,有的太大了,有的太小了,最后决定用两种材料。外墙是地方馆纂体文字的处理。裙房就是地方馆用中国文字24节气来表示,48个字把它放大。红颜色是最困难的,我们团队和我自己也好,做了这么多年的建筑从来不敢用这么红,我过去的作品,团体的作品都是灰、浅、白调子,很少用纯红,当时有一点怕,特别是很大,因为这个建筑非常大,16万平方米,70米高,屋顶两个半足球场,搞的不好可能很刺眼,非常担心,经过研究,后来也请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他们参与研究,他们分析了故宫的红是由多种红组成的,这里有一个红的处理过程,分析红怎么来,中国有中国红、朱红、大红、也有各种的遍体,最终由4种红组成,中明度,从上面重一点,底下浅一点,最后由上海康德厂生产,这种材料要求非常严格,菱角一定要非常直,一种线条交角一定要直。

 

    有一个地方有很多洞,这个洞是通风洞,因为我们窗是斜,整个空调的风口从每个面都有31个洞,代表中国31个省市,每个洞是通风洞写一个字,北京写北京,广东写广东,字的大小根据通风的要求来定的,我们提的这个还是挺理想的,当时领导说没办法写,不知道哪个排前,哪个排后,还有一个写上一个省市,台湾怎么办?但是对外代表中国也不好,最后解决不了,我觉得这个现在挺好的,东面写一个东字,南面写一个南字,31个点就用东南西北分开表现,而且这种排列既是通风的要求,又是一种构图打破中国传统非常对称的手法来处理。

 

    中国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创作,我们经常去看的时候,过去只想到可以表现中国元素,中国的特点,现在感觉到这个馆进到里面有点中国人的精神,进到里面去觉得中国人有自豪感,因为非常大,从大扶梯上去非常雄伟,跟我们建国60周年,现在中国发展势头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人的自信,既适应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最重要靠文化,所以要弘扬中国民族自信和自豪,这样一个国家才可以海大,这个时候正好需要这种精神。这个馆我个人认为,目前大家感受有一种感召力,希望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得到大家更多人的认同。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