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官网-设计师互动平台 

主题数0

积分0

好友数0

日志

设计是“听”出来的

已有 384 次阅读2012-5-17 14:32 |个人分类:原创| 彭勃, 设计师, 风格, 地中海

今天接触到一位何姓业主,要装修的房子是赣江河畔的皇冠国际,听到这个词时心里还是小小的悸动了一下,毕竟是南昌市房价最高的楼盘。接到业主电话后得知他就在公司楼下,本想下去接一下他,没想到他片刻不到便自己乘梯上了楼来,走的是消防通道。自己的客户,怕他走错了,所以还是去消防梯接一下,走到转角处便和以为年轻男子撞了一下。第六感告诉我:这该不会是我的业主何“先生”吧?

在公司与何先生聊完天、下午跑完工地回来之后,接触过他的公司女性,有的说他像吴彦祖,有的说他像余文乐,有的说他像古天乐,哦买噶德,女性的第六感我真的形容不出来,总之,何先生给人亲和力和活力感就是了。

在公司等另一位同伴时,和他聊了很多关于家装方面的东西,全包、半包、集成化,主材、辅材、软装饰,他和任何一位来装修公司咨询的业主一样,对装修的绝大部分内容没有概念。这时候,自己便已经准备好一套常用方案,介绍自己、介绍公司的特点,然后把公司的大框架给何先生说了一遍。口渴,喝完水回来便看到前台服务人员拿着笔记本电脑,给何先生看看他比较喜欢哪种风格的装修样式,自己坐旁边听了一会之后提出了这么一个意见:冒昧的给何先生做一个风格诊断。

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之后便告诉了何先生快速判断自己喜好风格的三要素,即形状、颜色、材质。当然,之后何先生所想要的“现代简约”风格并不是自己擅长的风格,况且后期比较准确了解之后何先生喜欢的是真正的后现代风格。所以,自己决定从较为擅长的中式和地中海风格说起,再通过一些成品案例,快速的吸引住何先生的眼球,再去谈自己似懂非懂的“现代简约”风格。

好了,今天不是为了写自己谈客户的经历,而是在一整天的工作忙完以后,给自己放了一段轻音乐,写下一点点自己对自身职业:设计师,一些感受和想法,我应该是机缘巧合的遇到了设计师的第三个瓶颈了。

跟何先生分开之后,自己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大致的了解到,他应该是我的另一类客户:较为注重居室本身给居住人员带来的感觉,而不仅仅是追求功能设计、风格设计、环保设计、能耗设计、配饰设计。这是自己之前极少极少接触到的五大设计区域当中的另外一块,也是最难掌握的一块:感官设计。它是业主真正将个人习惯、生活小故事亦或是私密小癖好,通过各种各样形式传达给设计师的一种感觉,再由设计师用形象空间将这些抽象的东西表达出来的一种设计。没有颜色的要求,没有材质的要求,亦没有元素要求。

何先生这个单子自己通过传统方法:先做好服务,表达好自己的坦诚与热情,再讲一些例子表明自己对一些专业的软硬装的知识的了解认知度,最后通过一些营销小技巧,把小细节和所有的一切串联起来,谈下来的可能性不会很小。设计过程只需要通过自己强大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将自己设计的东西讲给他听就行了。棘手的问题不是出现在客户身上的,而往往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此时此刻,一直有这么一个问题徘徊在我脑子里:我设计的到底是一些什么东西?

碰到问题的时候,我喜欢先问问别人,再给自己找一找感觉。拨通感官设计大师陈雯,也就是自己的二师傅的电话之后,把自己今天碰到的第一个专业性的问题说与了她听:什么是真正的后现代风格?在与师傅的请教过程中,自己也讲出了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的几个原因,如后现代风格是属于非传统风格当中的一个大分支,它不像中式风格、地中海风格这一类传统风格一样,没有设计三要素可寻。它没有自己特定的元素,就像中式风格中的回字格雕花和欧式风格当中的马蹄纹一般,没有灵感可以借鉴,在自己目前的设计生涯中,大部分元素还是以借鉴为主的,通过一些网上下载资料、师傅们的成功案例、别人家里的装饰装修小元素,经过自己似懂非懂的平凑,完成一套室内设计的创作。然后通过图片、文字或是语言,将这些东西表达给业主听,这就是自己目前大部分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第二个问题应运而生了:我设计的这些东西会给业主带来什么感觉?

师傅在大致了解了自己遇到问题的一系列情况之后,做出了这么几个解答方法:让我去网上、书上多了解一些后现代风格以及后现代风格分支的一些资料与内容,如美国、英国、荷兰后现代设计大师对后现代风格的看法和他们的一些成功案例,还提到了关键的一点。即解开徘徊在我脑子里两个问题的答案:多听听业主说的话。

在与师傅的通话结束后,自己找了一段抒情的轻音乐,点了一支寂寞,把今天自己的遭遇好好的梳理了一遍,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设计是“听”出来的。

就拿今天接触到的何先生来说吧,跟他聊了一些关于地暖的话题,他想装地暖不是因为地暖能给他带来的功能需求,而更是一种适应他生活方式的感觉而已(他冬天待在家里上网的时候会很冷,但空调干干的很讨厌);之后又通过了一些他的自身经历,了解了他的一些性格,如他爱玩摄影,摄影的设备和技术也接近了专业水平,但他没有去买更专业的相机,他说他知道那不适合正积极。自控能力特别好;又如他说了自己装修新房是因为父母要求何先生和他夫人跟父母分开来住,但他又不怎么愿意,以前在外地生活时何先生也知道了一个人居住时的艰辛,现如今已结婚成家,但对家的依赖感很强,不喜欢没有人关心照顾的生活;又如他听了很多朋友的建议和意见,以及自己父母对自己装修提出的一些要求,自己任然去跑建材市场、家装公司、大中小型的家装活动,亲身体验、亲身了解,有大多数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这些不正是向我传达了业主想要居住的环境给业主自己带来什么感觉么。只不过何先生想要通过的是自己似懂非懂的后现代风格。

之前有听过和看过很多同行设计师写的博文,将业主的生活习惯亦或是故事经历刻画得那么清晰。就拿一篇印象十分深刻的来说吧,写的就是一位业主与他夫人在富士山下认识,异国之地共赏樱花之美,相熟之后便进入了热恋当中,之后业主又因为又因为工作调动回到了中国,两人维持了一段时期的异地恋,中间就以书信的方式互相传达着彼此的思念,比较有趣的是,业主夫人会在每封信里夹带着几片干樱花,业主则会把寄来的樱花收藏,一段这样的时间结束,业主夫人也回到中国,两人便牵起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设计师对他们俩的婚房设计中,就加入了这个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元素:樱花设计。传达了热恋和异地恋给两人带来的不同感觉。

非常佩服这位设计师,通过一个设计元素,表达了一个设计目的,而这个设计目的恰好是最符合业主所想业主所需的。设计是什么,设计能给人带来什么感觉,我的问题迎刃而解。很巧,这位设计师之前也跟自己共事,在之前听到他谈到关于感官设计这个话题是,大部分时候只能知其形而不能知其意,自己在亲身体验过虽然不是那么传奇动人的小故事之后,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设计是一个拆分成“设”和“计”的过程,在以往的装饰装修设计当中,往往会因为造假、材料、施工,精于计算。而去忽略了设计本身的“设”,即设想给人带来的感觉,设计当中的“设”是放在前头,就可知它的重要性了。

好好描绘几个动人故事吧,想要好好装修的业主朋友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想法,说不准,在自己居住的“城堡”里,住的“公主”和“王子“就是自己。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