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启元综合开发项目 ©存在建筑设计单位 goa大象设计 项目地点 重庆 建成时间 2024年 建筑面积 1754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goa大象设计提供。
梳理江北旧城“千丝万缕的线团”,寻找重庆观音桥的“下一个十年”。 [color=rgba(0, 0, 0, 0.9)]——陆皓/张迅/陈健 [color=rgba(0, 0, 0, 0.9)]重庆启元综合开发主持建筑师 
重庆很忙。 在这座以山地都市景观火遍全球互联网的城市,更新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于2021年正式官宣启动的“观音桥西拓”计划,更是中心城区提质的焦点。深耕重庆许久的香港置地拿下其中的小苑村地块,开发总规模约17.5万平方米。 2020年末,goa大象设计与香港置地达成合作,这也是goa在重庆的第一个大型综合开发类项目。 团队在重庆的踏勘拍摄,城市的簇拥与热烈 ©goa大象设计重庆山城景观之丰富与张力,举世罕见。一些人曾把重庆类比于香港。渝港两城,就山城地形的戏剧性程度而言,前者犹有过之;而若论城市商业及住宅的精致化程度,则后者经验更多——这也许是香港置地钟情重庆的理由,也是重庆对香港置地的期待所在。
2021年项目开启之际,设计的目标,正是为重庆的居住生态,打开一个新的可能。 
观音桥商圈,素来有“中国著名商业街”“重庆首个千亿商圈”的美誉,它的诞生,是上个时代周期中重庆城市化的硕果。2021年,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提出,重庆江北区提出观音桥西拓计划,旨在以城市更新的方式,弥合割裂的老城、重构交通网络、探索中心城区人居新形态。 项目落成后街景 ©存在建筑在旧城做开发,千思万绪,需要有“拼图”精神和“梳理”耐心。项目包含小苑路片区五个地块,历史积累的城市要素淤积,路网杂乱、空间拥塞,如同一个千丝万缕的线团。同时,项目还涉及较多规划要求:联通蚂蟥梁站与观音桥商业的地下步道、与嘉陵公园相通的步行通廊、纵贯东西的视线通廊。落笔之处,不仅仅是几幢住宅及商办楼的开发,而是一方城市区域的脉络重塑。 规划设计中,功能与体量布局 ©goa大象设计从最初入题,设计就是“整体”思维。一个重要的前序沟通,是将三幅地块之间建设一个足够大的“人字形”上盖,作为连接住宅和商业的空中广场、立体交通网络的集散枢纽。这并非上位规划的直接要求,而是设计基于交通、空间的研究反推的解决方案,很快得到政府支持。
嘉陵公园—启元光里剖轴测 ©goa大象设计另一个重要决定,是将嘉陵公园与启元光里连片打造(共建工作包括公园植被改造、设施设备改造、景观改造),希望通过这一动作,重构“观音桥西”与“观音桥”的联系。至此,“打造一个街区”的愿望有了初步的头绪。 从嘉陵公园望向启元光里 ©重庆CKG(小红书)
商业地块,是整个街区的心脏。从位置上,它直接面向嘉陵公园及观音桥的成熟商业区,有最重要的展示面;从功能上,也是整个观音桥西拓计划中首发的商业空间,将定义此处的城市生活面貌。 
从住宅到商业,项目更新了观音桥西的城市面貌 ©存在建筑场地地势起伏,留给商业的空间有限,约2.7万平方米,而观音桥乃至整个重庆城商场密集,竞争激烈。设计团队的重要观察,是重庆的现代化商业较多以大体量、全封闭的MALL呈现,面向本地居民生活的、现代“街区式商业”稀缺。这给本项目中的商业提供了一个差异化定位的空间。 项目的商业定位伴随设计的推进展开。最终商业被命名为“光里”——香港置地光环系旗下的新辟系列。这既源于面积条件限制,也符合对城市关系、客群需求的考虑。立足对“观音桥下个十年”的想象,设计希望为这里带来一个区别于既有繁华商厦的,具有呼吸感和绿意的休闲之地,“观音桥的后花园,年轻人的聚会场”。 [color=rgba(0, 0, 0, 0.9)] 商业中的廊道与花园 ©存在建筑 商业中的廊道与花园 ©启元光里在这样的愿景之下,商业成为渗透的、多孔的空间。体量布局基本是由视线通廊和步行走廊“冲刷”出来。通过各种开口和路径,让人不自觉地走近、穿越、停留。尤其两幢办公塔楼之间留出的视线通廊,让项目具备了“都市观景台”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此欣赏咫尺之外的观音桥繁华风景。 
在重庆的嶙峋地形之上,任何一次大型开发,都是一项挑战。 立体交通网络的挑战,在观音桥是成倍的——这里历来以交通拥塞闻名,观音桥环道逢节假日及上下班必堵。不论是出于城市设计的整体视角,或是为自身商业的人流量考虑,都必须解决人与车两个方面的交通问题。这是一次“交通导向的设计”(TOD)。 立体复杂的标高关系 ©goa大象设计商业地块前后高差约13米、纵深180米,主体量不临街。如何做步行人流的引入?设计的策略是在人流主轴设置两个路线的公共扶梯,层层拾级而上。在路线沿线布置入口广场、上盖广场、巨树庭院等放大空间节点,将人流引入深处。 住宅侧及商业侧引人向上的两条路线 ©存在建筑、重庆CKG(小红书)这一立体廊道系统不仅是商业主动线,也是穿越城市的公共路线,未来将与观音桥西拓计划中长达1078米的High-line(空中连廊)相衔接,可进一步抵达6个轨道交通站点和19个公交站点。同时,地下商业街则充分融入两个地铁站之间的通行流线。 
人行及车行系统的编织 ©存在建筑、启元光里
如同里弄之于上海,四合院之于北京,梯坎是属于重庆的一个“原型”。梯坎在川渝方言中指台阶,在老重庆人的心目中,既是人行专属的楼梯近道,也是邻里乘凉赋闲的公共空间——“无梯坎,不重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各色梯坎保留着山的大致轮廓,还有步行时代的亲近尺度。 项目模型 ©goa大象设计设计受到“梯坎”的启发,利用场地东西高差13米,通过堆叠、跌落、错动的手法,构造一个拾级而上的现代“梯坎”。不仅保留了场地原始的高差记忆,也使建筑在面向嘉陵公园的主界面上呈现出鲜明的形象。 
“现代梯坎” ©启元光里“梯坎”特殊的空间组织形态也反过来造就了比较个性化的商业运营条件。店铺拥有一定的视觉独立性和丰富的外摆,个别位置甚至有专属的“领域花园”,可以作更具特色的经营设想。同时,也为各色商业营销活动留出了多样的场地。 [color=rgba(0, 0, 0, 0.9)] “梯坎”为商家提供领域感 ©启元光里

场所的营建,是设计团队共创的结果。项目自设计前期即秉承各专业紧密协同的理念,站在建筑师的角度,对室内、景观、幕墙、照明等专业的设计想法予以高度融汇,是混合使用开发类项目的一次一体化设计实践。 巨树广场的连廊包柱效果,出于景观设计的灵感、由场景设计单位深化。过程中,主创团队曾从广场整体效果出发,对“伞柱”的落地尺度感到担忧,业主团队立马出资制作了1:1充气模型,立在中庭里测试——用亲身体验的方式确认空间尺度后,才最终拍板。 巨树广场的“伞柱” ©存在建筑 “伞柱”方案与充气样板 ©goa大象设计此外,设计还花了大量时间,和灯光单位配合,对商业立面做了系统性的分型、LED规划,以保证更好的整体效果。 商业场所是空间+内容——空间只是场所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作为建筑师,设计谈对深知一个成功场所的形成很难,破坏起来倒很容易。因此,设计一直非常强调对“场所”的敬畏感,尽可能多地学习运营思维前置,同时推动跨越边界的设计协作。 [color=rgba(0, 0, 0, 0.9)] 上盖广场上的装置凉亭 ©胡尔摩斯MOS(小红书)
由于周边道路的朝向关系复杂,商业和住宅体量都采用圆角设计,以避免产生面向道路的尖锐边缘,这一设计语言也被应用于住宅的立面。倒角盒子,在水平和垂直维度上的延展、堆叠,在有限规模下创造了较多的商业展示面。 从项目住宅望向观音桥的视线通廊 ©存在建筑
住宅的立面,以现代精工标准为基础,融合山城垂直、挺拔的气质。水平线条律动中,连贯的竖向线条切分出挺拔高耸的建筑体量,使之显得动感、年轻。商业立面局部点缀景观电梯、特色穿孔板,在视觉上提供丰富性。办公立面同时做了外置的格栅加平推窗,满足通风的同时减小开启扇对立面的整体性的影响。五个地块上的建筑共享统一的语言母题,但又各有不同的色彩,统一中见多样。 

五个地块的形象连贯性 ©存在建筑
“光里”开街后,设计团队曾回访项目——黄昏时分,一些学生或上班族会在面朝嘉陵公园的高脚椅上停留,看远处的观音桥亮灯;而已经入住启元的业主,在上盖花园处遛狗,或拿着一瓶啤酒边踱步边打电话。这些场景都令设计团队感到欣慰。 在启元住宅及光里之后,华润置地与香港置地联手拿下附近电测村地块,中环万象城(暂定名)正在建设之中。伴随观音桥西拓的后续项目持续推进,启元项目的角色和面貌也将不断走向成熟。 生长中的街区 ©启元光里[color=rgba(0, 0, 0, 0.9)]
设计图纸▽ 总平面图 ©goa大象设计 6米标高平面图 ©goa大象设计 立面大样图 ©goa大象设计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重庆启元综合开发 项目地点:重庆 设计/竣工:2020/2024 建筑面积:175400平方米 业主:香港置地 规划设计:goa大象设计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A/B/D地块+C地块立面) 室内设计:DPH设计事务所、矩阵纵横、GBD杜文彪设计 景观设计: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商业)、加特林景观(住宅) 施工图设计:中机中联、中泰设计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启元光里、重庆CKG(小红书)、胡尔摩斯MOS(小红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