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未止工作室的第三个办公室,我们追求实用与美学的平衡,强调结构即功能的表达。希望这里成为一个融合了实验性与展示性的空间,让来访者能直观感受到空间的表达,并与其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对多元居住形态的思考。
一层
开放与松弛
First Floor
Openness and Relaxation 办公室入口地面由水洗石与莱姆石界定内外空间,玄关墙延用了上个办公室的设计:保留了一处视线小窗,传达设计精神的延续和续写篇章之意,引导目光向内探寻,激发好奇与探索欲。
▼入户
设计充分尊重原始结构的基底,墙面用到了鸭蛋绿色的涂料,搭配天然石材、木质与不锈钢板,呈现自然的质感与克制的态度,契合空间的本质表达。
▼入户看向会客厅
一层空间留给了来访的业主,集合了会客厅、会议室、材料展示与休闲区等功能。
会客厅布置了可灵活摆放的家具,挑空部分有两排270°全景玻璃窗,将自然光与天空景致引入室内,绿植、纱帘和地毯的加入,让空间的气质柔软下来,希望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到松弛和自在。
▼会客厅
▼灵活摆放的家具
楼梯下方设计了阶梯座席与楼梯踏步自然连接,是一处灵活的复合区域,可以作为日常例会、分享交流及展示使用。丰富的办公场景鼓励使用者自由选择位置,灵感随处可被激发,成为一个能够自在表达和创意碰撞的区域。
▼楼梯下方的复合区域
一层公区呈半开放的布局,水吧台兼具“隔断”的属性,自然划分出前区会客厅与后区材料室&会议室两个区域。
▼水吧台
材料室与会议室通过打通原始墙体实现连通,释放空间体量同时方便选材。其顶面与大厅一致,铲除了原有乳胶漆,裸露出混凝土浇铸的素墙底色,搭配马鞍卡与镀锌钢管,呈现出随性原始的空间氛围。
▼材料室
大面积的桦木板用于隔板、柜体和柜门,形成统一温润的视觉语言,与素墙顶形成和谐呼应。充足的材料柜缓解材料样品不断增加带来的收纳压力。
会议室一侧原来的旧窗户被拆除,换成了整面大玻璃窗,窗外树影摇曳、四季流转,充足的绿意和阳光被引入室内。
▼2层看1层
二层
专注与协作
Second Floor
Focus and Collaboration 楼梯运用了虚实对比的方式,增加扶手的节奏和层次感,让不同材质以同色系形式呈现,塑造丰富的空间维度。
▼二层过道
设计了封闭的办公空间,用落地窗的方式与外部空间隔断,希望办公的过程更专注,不被打扰。
▼团队办公室
办公桌是我们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设计制作,具备升降功能,提升办公便捷性与舒适感。
▼独立办公室
由两个原始房间打通整合而成,形成兼顾办公与接待的办公空间。以沉稳的暗色调为基底,地面用了和门厅一致的黑色莱姆石,结合老船木墙板,赋予旧物新生,共同构筑出静谧、温润且富有包裹感的空间气质,为创意工作注入能量。
▼工作台
三层
秩序与思考
Third Floor
Order and Contemplation 简约的秩序感诠释了另一种设计语言,窗下设矮柜兼顾收纳与陈列,中间区域整合接待与阅读功能。办公桌后方高柜集合储物与水吧台。保留了原始斜顶的天窗口,最大化实现自然光引入。
▼办公室茶水区
▼办公室接待区
色调为干净的暖色系,在光线的晕染下,呈现温润、柔和的触感,安静的空间氛围更加适合思考。
尾声
Epilogue 这个三层空间是对未止工作室设计理念的又一次实践,让结构服务于功能,让材质诉说其本质,让光线成为氛围的塑造者。每一个区域的划分与连接,都旨在激发创造力、提升舒适度并适应日常办公的灵活需求。
▼三层办公室
它是一个包容的载体,不仅承载着当下的专注与实践,也预留了未来空间生长的可能性。我们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探索设计的无限边界。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未止办公室
项目类型:办公空间
设计方:未止工作室
完成年份:2025
项目地址:洛阳
建筑面积:245㎡
摄影版权:方立明
客户:未止工作室
材料:水洗石、莱姆石、桦木板、不锈钢、老船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