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inshare 于 2017-8-16 16:54 编辑
——论个人英雄与团队管理如何共生 做出天马行空的设计,或许经验丰富的施工方无能为力;建造结构精准的楼板,或许思想前卫的设计师也束手无策。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其对应领域的“英雄”,然而设计的运作是一个整体而系统的复合体,如果仅仅依靠个人能力,而没有团体配合,也不能够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能力、高素质的团队,更不能保证设计公司的稳定运作。可以说,个人成就团队,而团队造就个人。
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我们总是被灌输“集体的力量大于一切”的理论。强调整体,崇尚协作,正所谓,“团结则存,分裂则亡”。而“个人英雄”主义看起来似乎更注重以自我为中心,这是被集体意识所排斥的特立独行。实际上,在当代社会中,个人英雄主义已不再是狭义的自我标榜和张扬,而更多的是个人魅力的展现。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在个人英雄主义的背景下,往往会诞生极其吸人眼球的设计。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之媒体的推动作用,室内设计的每一天都在推陈出新,每个单体的设计都希望自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J&S国际设计联合机构的作品武汉纽宾凯鲁广国际酒店,便让酒店不像是酒店,因为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正襟危坐”;又或是青岛的CGV国际影城,也让电影院不像是电影院,更像是一条历史长廊,让人叹古感今,寻找电影文化……这些都离不开创始人李婕女士的个人带头作用,以出位的概念和造型来博得关注,进而更好的宣传了公司的商业经济。
李婕女士虽为业内资深前辈,但却和她的J&S一同,始终谦逊而低调。 “这十五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和思考,如何用设计为人们创造更优质的生活方式,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一个业态带来更高的价值”。 设计师虽不是政府官员,但同样需要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去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李婕用兢兢业业的匠人精神去制造身边美好的事物,并不为商业利益所轻易妥协和驱动。除此以外,李婕女士虽为国家注册设计资质的考评专家,但在设计面前,她却首先强调为人之道,推崇“做设计,先做人”的理念,把“施教于人”的想法融入于企业管理之中。
但当概念方案落成的时候,它便会脱离设计师的个人情感,进而融汇到更大的设计流程中去。设计终将为人所用,最终也并没有人会太花心思去了解设计师的个人审美和喜好,人们只是在空间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这也是设计与纯艺术的最大区别之所在——更多的人文关怀,将使设计脱离单纯的艺术追求,进而落地生长。这时,就需要设计师摒弃自己的艺术成见,而更好的与团队合作。
当设计师在团队中工作的时候,那些精彩的概念能否实现,便取决于个人与团队能否更好的沟通与合作。团队的成功,就是个人的成功;团队的失败,当然也就是个人的失败。甚至有些时候,业主也会成为这个设计团队的一部分,且是更重要的成分之一。J&S曾遇到过一个商业计划不太合理的连锁月子会所业主,因其计划的不合理,将会导致仓促的前期设计和粗糙的后期施工,并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商业影响。最终通过J&S设计师的努力争取和沟通,帮助业主修正了他们的商业计划,从而让整个项目顺利进行。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J&S便很有可能与这个项目失之交臂,再好的个人创意也将无法得到实现。
J&S成功的背后也同样离不开公司本身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紧密的团队合作。J&S旗下设立了上海捷森室内设计公司、翡凡赛尔(国际)陈设顾问和励森材料中心三家机构,涵盖设计、软装、景观、灯光、技术等诸多设计服务内容,这都为设计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捷。“Join & Share”作为J&S的发展口号,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文明,共享、共生、共赢才是企业的长久发展之道。
现代社会鼓励人们张扬个性,尤其是在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开遍各地的今天,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把“是否拥有独特的想法”作为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因为这毕竟是企业的招牌和灵魂。但个人英雄同样需要团队意识,公司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英雄们的个性,并把团队意识与之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团队的水平,开阔团队的眼界,更能实现公司与个人共赢的和谐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