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室设计 于 2020-9-9 11:08 编辑
日色正红,某种炙热的和永不消亡的,将黯淡浸染
这是间位于成都锦江区的精装房,建面180平方米。中规中矩的原始户型,拥挤的公共动线,深色的红木家具,不尽人意的硬装主材和施工质量导致了毫无生气的生活氛围,让整屋无法避免地陷入精装房的风格套路。
与以往设计案例不同,这次改造不只局限于单纯的软装搭配,硬装上也对空间格局进行了大胆重塑,让空间不论是在结构和风格上都贴近业主的需求与喜好,贴合使用者的生活状态,提升空间利用率,改善空间品质,达到升级与利用、保留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玄关、客厅、餐厅、书房) 场域的调换 吞噬“客厅为先”的观念 揉碎的边界 楔进的朱砂 柔化空间、风格的冲突与关联
(玄关鞋柜隐藏式设计,柜面铺开延伸至餐厅,增加尺度感的同时规避传统玄关的繁复感。玄关处的柜体做部分挖空,增加换鞋凳的功能。)
不拘泥在传统思维中“客厅为先”的空间观念,书房成为整个空间的重心。三餐馔食、工作休闲都在书房的空间中完成,一张书桌也早已超越“书桌”本身的载体功能。 (书桌的匠心设计为业主量身定制。胡桃木和实心铸铁支架结合,挑空的造型和餐厅岛台呼应。局部用朱砂红跳色,跳脱大面积黑灰色背景。桌面的隐藏插线盒可避免各种线头杂乱地暴露在外。抽屉采用45度斜角设计,更有立体感。) 原本的客厅调换至屋中一隅。靠近飘窗,光穿过百叶的分割棱线,让客厅远离晦暗。有片刻的隐匿,也有时间的质感。 (介于业主的习性,餐厅的设计则更显简练。吧台与餐桌一体3000mm长度挑空设计,台面采用意大利进口卡拉拉鱼肚白花纹大理石)
真火壁炉是烘托气氛的好物。作为书房与餐厅的软性分界,同时亦为聚合区域,形成3个空间交集的回形动线。(造型干脆,纹路洗练,简单中亦韵味十足。) (整个空间通过书桌和客厅落地灯的跳色点缀,色彩的层次对比使得空间描绘既可严谨,又可摇身成为时尚潮流的元素)
//(衣帽间、卧室) 重塑的空间 延伸的情绪 纯净柔软的描叙 包裹栖居的诗意
我们拆掉主卧原本深红搭配玫瑰金的背景墙,调整为灰阶的硬包装饰,床具选用无靠背的MPE悬浮智能床,营造简约静谧的栖居氛围。 卧室的光源为定制内嵌无框筒灯,洗墙漫射效果可以有效避免灯光直接输出对眼部的冲击和光斑不均等问题。 顾及业主的起居需求,原本东北面的次卧改造为半开放衣帽间。打开不必要的隔墙,置入半透明玻璃移门渗透充足的光线,营造出开阔的收纳空间。
「生活是水 而愛是河流。」
这是一套精装房改造工程,建筑总面积180平方米。中规中矩的原始户型导致了毫无生气的生活氛围,让整屋无法避免地陷入精装房的风格套路: 1、硬装的主材和施工质量不如人意; 2、流水线生产的设计,无法贴合使用者的个性化生活; 3、软装搭配老气横秋。 与以往设计案例不同,这次精装改造不只是单纯的软装搭配,硬装上也做了更大的改变,让空间不论是在结构和风格上都贴近业主的需求与喜好,让设计贴合使用者的生活状态,提升空间利用率,改善空间品质,达到升级与利用、保留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业主需求: 作为自由职业者,业主最大的需求是期望拥有开阔宽敞的书房空间,同时生活习惯使得业主不拘泥在传统思维中“客厅为大”的空间观念。 因此在空间上,我们把原本两室一厅的标准户型改变为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同处一个空间的开放式SOHO之家:将原本客厅与书房的功能互换,客厅位于屋中一隅,整个大空间则 留给业主一天中多数时间所处的书房,又以真火壁炉作为书房与西厨餐吧的软性分界。
改造重点: 1、打破传统家居观念,做去客厅化设计,满足更多的书房功能,营造出开放式的空间效果,满足业主乐高收藏展示、听音乐、品酒、聚会要求。拆除起居室和东面次卧室之间的墙壁,又将客厅和卧室融合在一起。 2、拆除客厅阳台门,用一面4.2米宽落地大玻璃,将阳台包裹进大厅起居空间; 3、餐厅增加西厨、操作台、储物高柜; 4、将东北面卧室门洞打开,改造为半开放衣帽间,1200*2500的玻璃移门打开时整体空间更为开阔,闭合时独立的衣帽空间,方便日常归家换洗。 5、调整主卧背景和顶面造型,更换主卧衣帽间移门材质,与大空间契合; 6、拆除全屋原有木门,换为更简约的平墙门。全屋内门加高加宽,墙面更简洁统一; 7、在原地砖不动的情况下更换整个房屋的木地板; 8、改造全屋的照明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定制内嵌深筒无框筒灯、射灯,洗墙漫射效果可以有效避免炫目灯光对眼部的冲击和光斑不均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