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日子静默无声,如常反复如常,最好是如常。 设计应对当下,常言思考。三年疫情,一夜开放,时间是什么?自由又是什么?人们疲于应对突如其来的无常,迷茫,焦躁,希望, 坚持……不同的情绪杂糅成时代的背景音,而伫立其间,设计师又能做什么? 本案作品,落成于疫情的尾声,设计师为其取名“安适如常”,亦是希望能在这兵荒马乱的当下,筑一处始终如常的安稳之宅。
个性化表达
设计意图打造一个简约且不失个性化的空间,强调其边界应由情感而定,无关当下流行,也同样无关空间结构本身。设计要做的,是提供支撑居住者生活习惯的场所。
客餐厅区域互为联通,经由墙面与天花处的木饰面形成视觉上的空间区分,整个公区的统一从另一层面来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建立家庭成员互动关系的方式。
居住方提到,希望主卧的睡眠区宽敞开阔,且无需其他功能的干扰。 设计因此而将原先北面的小房间打开,与南面主卧联通之后形成一个除睡眠区域以外,还具备更衣空间与办公空间的套房结构,其中睡眠区域相对独立,互不打扰。另外,将内卫做通透处理,带来透气开阔的空间感受。
不因当下的情境做设计,而是将视线放眼到空间未来的居住实态。儿童房纳入阳台区域,沿窗设置学习空间。 在色彩的使用上,选择基础的白色铺陈,为未来留有大片空白,交予生活慢慢填满。 这个新落成的家居空间,简单、安适、宁静,不饱满的状态,为生活留有余地,也为精神留有余地。当空间的概念决定于精神, 精神的核心则是爱与包容的能力,那么精神无限,空间无限,无边无界,无有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