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过去唯一的道路,就是成就真实的当代之作。 —— Carlo Alberto Scarpa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老城区的命运也面临转折。近年来,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更新的重视,使得银行街这一承载了诸多历史故事的片区,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改造,重新变成城市发展的一部分。 片区历史 苏州盛泽明清时盛泽已是“日出万绸、衣被天下”,成为中国四大绸都之一,到达民国更是成为周边区域丝绸流通中心。丝绸交易旺盛,市场繁荣,有“小上海”之称。工商业的兴旺刺激了金融业的发展。民国 11 年 (1922 年 )3 月,中国银行嘉兴分行在盛泽分设办事处,门前的街名命名为银行街,且一直沿用至今。
▼场地原貌
改造范围
现状情况 银行街名人故居云集,承载了盛泽各阶段历史的缩影,片区素有 72.5 巷弄的传名,巷弄多,且有些为单向尽端道路。虽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但是具有历史古城的特色和记忆。建筑整体分为粉墙黛瓦的名人故居、传统民居,以及近现代多层砖混楼房。传统民居多为1-2层砖木结构,因年代久远,部分为结构危房。巷道中居民自行搭建的简易雨棚、空调外机,加重了街道环境的杂乱无序,也影响了原本的风貌。 ▼场地原貌
设计策略 虽然经历了近代的高速发展,但片区里仍有很多保留了历史记忆和文化的老人。改造的目标是在原住民,现代商业活动和传播当地传统用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一个平衡。在整治违章搭建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各时代痕迹,创造更多的公共绿色空间,增加空间和体验的多样性,从而使街区在整体居住环境和商业氛围得到提升。 具体措施分为:在街口处新建家国共同体作为此片区的商业示范点,配合街角的口袋公园,为社区居民和来往游客提供公共交流空间,提升居住幸福感和社区活力。银行街主街商铺立面改造,和室内涂装,改造前主街商铺除了具有年代感的老杂货铺等,还存在运营状况不好的小商铺和部分空置,改造后对外招商,旨在为老街注入新的商业活力;综合环境整治,包括拆除违章搭建,三线入地等基础设施改善,地面铺装,提升街道整体卫生条件。 ▼设计范围 ▼设计策略 ▼改造前后立面拼贴 ▼改造后老街,银行街老街 建筑单体设计 家国共同体单体为场地新建建筑,紧邻重建后的程开甲故居,场地原址建筑部分为结构危房,且加剧了路口道路的通行难题。因此对原建筑拆除后,打开路口空间,形成新的口袋公园和新建建筑单体,作为公共空间服务于社区。对于在历史区域中的新建建筑,设计团队对周边建筑,街道环境进行了谨慎的考量,高度上退让程开甲故居,建筑基地范围也较原拆除建筑进行了退让,扩大了原本局促的街角,使得非机动车和行人可以安全通行。建筑风格采用了和街区及相邻故居相同的粉墙黛瓦,但更为现代的体块和大面积玻璃窗,以保证商业建筑的昭示性。建筑一层为咖啡馆,二层为小会议室,为参观片区故居的游学活动提供交流场所。 ▼建筑外观 ▼建筑外观 ▼建筑外观 作为城市地方文脉的传承载体,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能够延续城市文脉,提升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设计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点。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即对历史街区的改造不能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而应该包含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更应该注重当地的地方特色文化与遗产保护。同时也要注重公众的参与度,让当地居民获得文化认同感、幸福感与归属感。结合程开甲故居的修复启用,同步展开街区整治和商业引导,在主要街道植入功能性业态和文旅体验,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历史街区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形成示范效应。
项目名称:银行街开甲片区更新设计
设计方:平介设计,远见文旅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22-2024 策略指导:程宏 (远见文旅) 设计团队:吴斯,曹开源,景万谦,张莹,王海东,孔祥鹏,顾王禧,黄可楠,龚昕怡 苏州六度建筑设计研究院:陈康,邱宝飞,付佳旭 苏州大学:杨楠,肖湘东 项目地址:苏州市吴中区盛泽镇 建筑面积:11865㎡ 摄影版权:王尚 客户: 盛泽镇人民政府,江苏盛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网址:https://www.parallect-design.com 邮箱:Info@parallect-design.com 材料:耐候钢,铝板,防腐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