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原图 请拉到文末
仙履清凉奇幻景,上清晨雾掩莺啼。
青城山,从成都市区开车一小时即可到达。这片重峦叠嶂之地,自古便因仙气氤氲,气韵悠长,而成为人们理想的隐居之所
谢柯与设计团队,受邀为这座青城山脚下的度假小院进行了一次“建筑大手术”,空间的陈设软装由壹集YIJI来做整体的搭配。在此次改造中,设计团队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连接两处原本分隔的院落,使其既满足四代同堂的居住需求,又保有彼此独立且安然共处的生活尺度。
1
居住于自然 Live in nature
青城山居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四季气候。作为设计师,谢柯和团队在原始现场勘察时便深刻感受到,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不需要过多的装饰:
“窗外屋瓦掩映;野生的花藤附在墙头;阳光洒落在院子里的星星点点;苔藓给门头添上一抹绿...”那些细碎的景象与物象,已然组成了空间最原始的美感。
此次改造的初衷,是希望延续这种自然气息,增强住宅-庭院-环境之间的联系,使三者达到一种平衡与融合。空间应是通透、质朴、温润的,让建筑真正“关照”到人本身。
下载高清原图 请拉到文末
2
建筑与庭院嵌套
Live in nature
改造后的住宅,建筑与庭院相互嵌套,流动于松弛自在的氛围之中。空间随日常场景的更替展现出不同的生活面貌。每个卧室与公共空间都有各自的庭院,或大或小,或开阔或幽静。院子与屋之间不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呼应、虚实交错,组成一个连续而可变的整体。
设计中保留了西南传统民居的「檐坎」结构 —— 这屋檐下稍高的一段过渡地面,更像是室内外的缓冲区域。可以坐在院里晒太阳,也可以在檐下闲谈纳凉,成为人们自然而然愿意去停留的地方。
下载高清原图 请拉到文末
静观之处,家的光景常新。花藤垂落,屋顶茂然,人在屋内亦能时刻与自然相随,俯仰之间皆是乐趣。对于空间大小的感受亦是相对的——室小则留白,树影随光变换姿态,于有限中造无限;廊道曲折有度,大小窗框以木饰面,引风光入内,顾盼皆有景致。组合不同尺度的厅堂,聚气成趣,温馨丰盈不觉拥挤。
下载高清原图 请拉到文末
3
室内的风景
Indoor scenery
室内的整体色调柔和,以水洗石、原木、质感涂料、天然石材等简单的材质为主,虽不抢眼,却能与光影与时间发生细腻互动。
自然朴实的理念同样体现在软装选择上。壹集团队为空间挑选的器物与艺术作品,皆简约而有质感,有时间感,能陪伴人长久地使用,给予身心的安宁与温暖。随着岁月流转,它们将愈发显得温润醇厚,恰到好处,带来持续的愉悦与启发。
下载高清原图 请拉到文末
4
理想的院子
The ideal atom
在中国文化中,院子是几代人共同记忆的载体,见证着日常的发生,承载着归属与温情。每一代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宁静角落,也能在与家人的交谈中获得满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分离的,而是在流动结构中彼此交融。
回到院子,回到最本真松弛的状态。把山的灵气挪移到院中,把家的模样交由时间继续雕琢。茶喝至心旷神怡,再出门吃上一碗青城豆花饭,配几碟带着锅气的农家小炒。即使平淡的日子,也清甜有滋味,满怀能量。
项目信息 Project Information
建筑室内设计 | 尚壹扬设计 谢柯、 支鸿鑫 、徐筱 、彭宗炀、 宋宗蓉
陈设软装设计 | 壹集设计部 谭税、 金雨松
图片拍摄 | 偏方摄影
内容监制 | 何炎晓
内容制作 | 阿杨
本案高清大图 (年会员专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