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SEOG BE SEOG 是一个始终将“使用者”置于设计核心的团队。在他们看来,空间不只是表达,更是一种服务。而这种服务并非附和,而是通过一种带有立场的视角去回应需求、重构身份。正如他们所说:“在设计中,用户就是一切。”在 Hansol HomeDeco 展厅中,设计团队用一种近乎博物馆式的结构逻辑,引导使用者在“特别空间”与“常设空间”中穿行,不仅感受材料,也理解品牌自身的立场与气质。
他们关注材料的表达性,也重视其结构属性。“材料总是具有复杂的功能——它既是结构语言,也是一种被感知的媒介。”在本案中,Hansol 原本不愿展示的饰面板材横截面,被作为核心视觉呈现,转化为品牌个性的体现。对于他们而言,所有设计都从“视角”出发——是一种既主观又客观的观察姿态,也是对空间语义的不断打磨。若用一句话来形容 BY SEOG BE SEOG,他们给出的回答是:“Just BY SEOG BE SEOG.” 清晰、克制,却拥有足够的重量。
而这次服务的品牌Hansol HomeDeco 起初是一家生产中密度纤维板(MDF)的企业,30年来持续开发并制造家具板材、地板等多种室内饰面材料。从 Hansol HomeDeco 的母公司“Hansol”以造纸产业起家的背景来看,其实际的品牌历史甚至更为悠久。在打造 Hansol HomeDeco 的首个展厅时,最重要的问题是“希望向谁展示Hansol HomeDeco”。幸运的是,业主与设计师一致认同“空间领域工作的设计师”这一目标受众。设计师更进一步,将其聚焦为“追求创造力、不断尝试的设计师”。
设计师希望这个展厅能向这些设计师传达出Hansol HomeDeco所蕴含的“创意”“设计”“文化”等关键词形象。为此,设计师决定用“设计师熟悉的服务结构”来接近这个目标,即借鉴“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空间体验方式。
因此,设计以入口为中心,将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特别空间”与“常设空间”,每个区域又由若干具有内容性的部分构成。这两个区域在视觉与功能上是分开的,但它们在空间的叙事流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如同故事情节般展开。
这两个区域的重点是让使用者在移动中感知品牌与产品。在“特别空间”中,使用者通过穿行于内容不断变化的空间中,体会品牌的信息;在进入“常设空间”之后,能在了解品牌之后,实际触摸并感受由Hansol HomeDeco所开发的100多种饰面板材样本。此外,在搭配家具门板的空间中,使用者可自由组合不同质感的饰面材料,亲自感受它们所营造的氛围。
空间的设计固然需要在语境中达成协调一致,但对于一个品牌的首个线下空间而言,或许更重要的是通过强有力的视觉语言留下深刻印象。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让Hansol HomeDeco的产品本身承担这一角色与意义。
因此,设计师选择以饰面板材最基本的构成形态——MDF板——的结构之美来呈现其根本特性,同时也表达出Hansol HomeDeco的产品不仅适用于住宅空间,也可以被广泛运用在多种不同场景中。
一个空间承载得越多,它想传达的信息就越难聚焦。团队相信,一个真正能传达品牌信息的空间,需要品牌方有“敢于舍弃”的勇气。只有这样,空间的叙述才能变得简单且明确。
对于像Hansol HomeDeco这样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内容的公司而言,这并不容易。但他们还是鼓起勇气,打造了这个传递清晰信息的首个品牌空间。我们希望,这个空间能成为其宏大品牌叙事的良好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