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官网-设计师互动平台 

25高清案例 创业密训 新媒体课 设计师证书申报通道
木犀旅馆  ©Kazuoki Yasugi

设计单位  atelier yoo 悠作设计室

项目地点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

项目面积  175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23年9月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现状:古今杂糅的民家


本次设计聚焦于改造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的一所民居。任务是将其改造为一座面向旅客的住宿设施。



场地形态与周边环境  供图:atelier yoo

初次探访这座百年木构房屋时,它的外墙几乎是临街而起,五扇一字排开的铝合金推拉门将屋子与街道隔绝开来。



改造前的外立面  供图:atelier yoo

推门进入,迎接设计师的是一个水泥地坪车库。车库另一侧连着被抬高的地台,地台之上是一个带有厨房灶台的隔间。再往里走,出现了一间昏沉的榻榻米和室、庭院、以及连接里侧房屋的狭窄走廊。



改造前的屋子  供图:atelier yoo

这座建筑由东西两个独立的二层体量和一条连接两者的走廊构成,在走廊的一侧以及最里侧的和室外,分别有两处已经荒废的庭院。临街一侧的屋子比较高,如果从厨房灶台边贴墙往里走,会来到一个二层的通高空间——火袋。


通高的火袋空间  供图:atelier yoo

向邻居打听后得知这座房屋之前的主人曾经营天妇罗生意。漫步于这座布满灰尘的屋子,这家人过去的生活场景也模糊地浮现出来:


这里前前后后共有五六间房——过去这是一个大家庭吧?

方形的大黑柱仍旧稳稳地矗立着——这所房子最初建造时用的木料都挺不错。

大门的外立面和车库非常简易——可能是出于需要,中途被改造出来的?

走廊的屋顶竟然是玻璃顶——或许是因为过道太窄、太暗而更换的吧?


改造前的屋子  供图:atelier yoo

由城市规划到以“町”为功能单元


带着对房子的好奇,也出于对设计线索的迫切渴求,设计师对京都城市的规划与町屋这一当地常见的民用建筑类型展开了学习。


在京都(平安京)千二百年的历史中,影响木构町屋的规划原型从平安时代建都之初就已出现。自平安京公元794年建都伊始,这座城市的规划便采用从中国唐代长安城引入的“条坊制”。在条坊制的规划下,城市被分为一个个长方形的街区(坊),再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单位(町)。


平安京街区与现代京都城重合地图  供图:atelier yoo

自平安中后期,随着商业兴起,朝街道方向修建商铺+住宅一体的建筑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町”不再只是住宅单位,而是一个个包含商业活动与住宅空间的功能单元。它的形式也逐渐演化成了如今所见的、包含一条街道两侧狭长房屋的“两侧町”。


两侧町的形成过程  供图:atelier yoo

至江户幕府时期,“前铺后宅”的町家成为符合标准的主流城市住宅类型。受到防火、赋税(面宽越大,赋税越高)等条件限制,它狭窄的面宽得到了保留。有人将这种细长的结构称之为“鳗鱼的睡床”。


以街道主体、两侧狭长房屋共同构成的“町”单元  供图:atelier yoo

京町家:鳗鱼的睡床


下图为一种典型的町屋布局。房屋主体由临街二层体量、走廊、座敷庭(日式传统庭院的一种,常与居室相连)、以及一个“藏”组成。其中,临街部分为主要生活区,藏则用来储藏物品;在生活区与藏之间往往会有一个庭院。


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这种典型布局在宽度与长度上都有着一些变型。比如设计此次遇到的就是一座前后有两座二层体量、带有坪庭和奥庭两处庭院的“超深”鳗鱼床。


江户时期典型町屋平面  供图:atelier yoo

聚焦前铺后宅的空间关系,不难提炼出其中一系列核心空间构成。在一座典型的町屋中,临街的房屋通常被纵向分成土间与旁边抬高地台的部分。土间由入口一路往里到达住宅内部,通常由三合土或石砖作为铺地材料,这里通常会设置厨房的灶台,并借由火袋上方的天窗帮助排放油烟。


另一侧,地台抬高的部分则被横向分隔为不同的活动空间:由外而内它依次是店铺、家庭厨房、里间和室;这些空间被可推拉、拆卸的建具分隔,以便应对不同的使用需要。这些房间的排布次序也具有高度普遍性,暗示空间由“公共”逐级转向“私密”。


京町屋临街部分的典型空间规划  供图:atelier yoo

改造:空间逻辑的承上启下


在此次改造的房屋现状里,最初的町屋外立面与店铺空间已被移除;土间与火袋空间也被厨房横断的抬高地台打破;灶台上方原本该敞开的地方搭起了一层天花板。原始的空间秩序被一种唐突、憋仄、缺失的感觉所取代。


凭借着一种直觉,设计将改造分为了两步,第一步,还原符合这座房屋的典型空间规划,以梳理其构成逻辑;第二步,在重构的逻辑之下植入目前的功能需求,以焕发百年老屋之新生。


改造方法  供图:atelier yoo 改造过程图  ©atelier yoo 改造分析图  ©atelier yoo

原始的空间布局体现了纵向分隔优先于横向分隔的构成逻辑,也清晰展现了公共性由外而内的逐级递减。在明确这些特点后,设计依据新的功能需求开始了改造,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以车库内立柱为线索,退回现车库外立面至其初始建设位置,定义原先店铺的边界,并在其与街道之间设置前庭。


木犀旅馆入口模型  ©atelier yoo 入口外立面与街道  ©Kazuoki Yasugi

2、拆除厨房位于土间处被抬高的地台,还原从入口至内部的纵向“土间”通路。


土路通道  ©Song Gao

3、将店铺、家庭厨房整体打通,重新推敲合适的地台高度,形成开放式客厅。


开放式客厅  ©Kazuoki Yasugi

开放式客厅  ©Song Gao

4、将厨房灶台、餐桌、空调等必需功能嵌入一组由固定家具、墙面、悬浮天花构成的空间“核心装置”,将其从靠墙处移出,嵌入于土间与客厅的交界处,以完成设备布置,并借此大小各异的三个水平向平面来引导从火袋到客厅的空间与功能过渡。


“核心装置”包含空调、炉灶、油烟机、电器、照明等设备,其主要管线沿火袋明线排布  ©atelier yoo 火袋侧墙打开模型  ©atelier yoo

火袋与“核心装置”  ©Song Gao

5、还原火袋过去用于采光、通风的机能职责;电线、油烟机排风、空调风管全部通过火袋明线排布。


打开被封住的天花,还原火袋空间  ©Kazuoki Yasugi

连结:于交界处聆听时间的回响


18世纪文学评论家本居宣長在评论紫式部以平安时代为故事背景的《源氏物語》时,系统提出并发展了“物哀”这一美学概念。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哀伤,简单概括,它指:“人对事物的无常、短暂、变化所产生的深切情感共鸣与感动。”


在改造中,设计设立了一些或是对应、或是并行的空间关系,以连结自然与人工、历史与现在;希望互为渗透的空间特性能在不经意间给访客带来一些跨越时间的细腻体验,一窥当地情、景、人交融的文化内核。

房屋剖面图  ©atelier yoo 临街二层房屋模型  ©atelier yoo

旅馆坪庭  ©Kazuoki Yasugi 望向坪庭的休憩空间  ©Song Gao

原始结构中嵌入休憩空间  ©Kazuoki Yasugi

经济效益:设计依据的重中之重


此次改造的任务是将老屋改造成一所可以供人在京都休憩的旅馆。在经济形势日渐严峻的挑战下,市场与资本需求无疑是设计的主导考虑因素。


为了满足客人的不同居住体验,共设计了包括传统和室、现代和室、洋室、套房四种不同房型,其中和室房间在榻榻米上可灵活布置床铺,洋室和套房设西式床铺家具。整座建筑还配有三处全功能卫生间。


房间类型分析图  ©atelier yoo

西侧传统和室  ©Kazuoki Yasugi 将天花板打开、侧边与客厅相连的摩登和室  ©Kazuoki Yasugi 一楼开放式和室  ©Song Gao 单人洋室  ©Song Gao

双人套房  ©Kazuoki Yasugi

总结


在此次改造项目中,设计采用了“从现状推导类型,改造类型以满足当代需求”的设计方法。反思这一次的经历,设计对使用此方法的依据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总结:


1、“前铺后居”的狭长木造町屋,是一种深受当地城市规划影响、盛于江户年代的居住类型。它不仅仅是一种“风格”,而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空间凝练;

2、旅馆,作为旅客在旅途中短暂的栖居之地,具有反映当地民生与民居的空间契机,且这一契机与它潜在的商业价值紧密相连;

3、建筑是行为活动的载体,而这些行为或功能于漫长的时间之中鲜有一成不变的。于建筑空间而言,一时的功能未尝不是它的过客。因此,在某些历史建筑的改造任务里,也许从空间逻辑开始着手,顺应其空间特性,能帮助设计暂时远离一些将历史风格化的表象元素,从而打开空间品质的承上启下。


一楼开放和室  ©atelier yoo 一楼开放和室  ©Song Gao

诚然,这一手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改造项目。但是这次实践让设计师体会到了以“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给设计实践所带来的重要帮助。最后,不妨回归Aldo Rossi曾作出的叙述:“对城市的研究,既要关注其物理形态及演变,也应重视这种形态所承载和传达的价值观。”



设计图纸▽


一层平面图  ©atelier yoo 二层平面图  ©atelier yoo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木犀旅馆

项目类型:町屋改造

项目地点: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

建筑面积:175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3年4月—9月

建设时间:2023年9月—2025年1月

项目业主:株式会社慶有魚

设计单位:atelier yoo 悠作设计室

主创建筑师:孙笑迪

设计团队:孙笑迪、严雨灵

现地/行政协力:株式会社聚楽堂 杨政昊、奥村賢人

庭院设计/施工:六角造園 山口晃平

结构/施工团队:株式会社匠工房

照明/家具/软装:atelier yoo 悠作设计室

摄影:Kazuoki Yasugi、Song Gao




 

 

悠作设计室

积分:18825

私信

    • CCD  深圳福田英迪格酒店丨PPT设计方案+效果图
    • 唐忠汉-金茂济南神武B9地块合院CAD施工图+效果图 +PDF设计方案
    • 【唐忠汉】三亚海棠•华府叠墅样板间概念方案
    • 雀巢Nestlehouse总部办公丨CAD施工图  效果图
    • CCD 建发杭州 · 云启钱湾365别墅样板丨PPT设计方案+效果图
全部评论
沙发
jfn-123 2025-7-31 12:13 来自: 山东青岛
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加微信群

只欢迎设计师加群,做广告的一律不允许,加群请先加微信:snsjlm0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锁定精彩,每日推送精选案例或资讯,公众号:snsjlm!

领取资料

免费领取今年最新设计素材,请联系微信:snsjlm520!

奖项证书

打通协会设计认证通道,提供证书申报服务,微信:13436879894!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