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驿站
-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公路旁。MöR,蒙语里“路”的发音。 在这里,“路”不是逃离,而是归返: 归返到游牧的血液里,归返到每一次勒马回望的辽阔。
由旧水泵房 / 小砖房改造而成。设计团队保留了原始砖墙立面,并用当地藤柳编制阳光廊道;内部以原木、石材与暖棕皮革装饰,冬天设门斗防风,夏日整面落地窗引光。
01
生长
Growth
鄂尔多斯的冬天,河水封冻,公路旁那幢孤零零的小砖房愈发显得寡淡冷清。因为缺少生活的延伸与想象,它被贴上“鬼城”的标签,人们不愿主动靠近。然而,草原文明的血脉深处,始终涌动着人居与族群汇聚的古老基因。关于驿站的记忆与想象,在这片土地从未失声。今日之所以不同于昨日,只因昨日的感觉仍在我们体内发烫。把旧砖房改成咖啡馆,是草原民族对自由的滴水穿石,也是对记忆的温柔唤醒。被重新感知的阳光,成为开窗方式的全新理由。
原有的外立面被精心留存,熟悉的砖墙依旧延续。建筑轮廓经优化调整,生成更具序列美感的对景效果。 朝向公园的一侧,于整个下午时段被阳光穿透,光影跃动。设计师择取本地标志性藤柳材质,秉持在地性思考理念,令光影自然交织,且随时间流转不断变幻。 建筑内部大量运用质朴材质,木头、石头与加厚墙面相互映衬。粗犷有力的空间氛围中,巧妙融入内敛静谧的情绪氛围,令人联想起电影中自由奔放故事里的驿站场景。
02
回归
Return
在冬日凛冽寒风中,设计时就着重考量了过渡门斗的设置——这是这片土地上人们回家最为熟悉的形式,恰似一把钥匙,将温暖妥帖地引入。步入咖啡馆内部,暖棕色、皮革、大地色调、麻织物……这些元素共同构筑出一个令人想要“停留”的空间。磨豆机沙沙作响,咖啡机运转时的热闹氛围,热气袅袅升起,交织着室内此起彼伏的人声。当MöR落成后,年轻人不惜驱车三小时专程前来品咖啡。“鬼城”不再寂寥,这片曾被称作“鬼城”的土地不再寂寥,这充满自由温度的氛围吸引着人们不断回归,不断重访。
空间之于世间的意义,有时恰似顾城北岛朗诵的那句“黑色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此地的青年们以虔诚之心融入此时此地。这杯咖啡、这座由旧砖房孕育出的空间,生活万岁,是今天万岁,是自由万岁。MöR,自由仿若在路上的感觉。
项目名称|MöR 咖啡
项目地址|内蒙古 鄂尔多斯
室内设计|谢柯 支鸿鑫 许开庆 邓磊 童仕富
软装陈设|郑亚佳 李茜 张琳 颜清
空间摄影|偏方摄影
视觉设计|NI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