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2000X1400像素大图)
项目坐落于湖南资兴市东江湖畔——江水从山间穿过,叠出两岸青绿,朦胧似画。山色与水光交融,时间仿佛被水浸润,变得缓慢、低饱和、湿润。这般景致,不仅吸引游人驻足,更唤起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栖居梦想:渴望在这里建一座民宿,安放理想,也安顿身心。
那么,当代人究竟需要是一个怎样的空间?作为我们与甲方合作的第二个民宿项目,我们并未急于落笔设计,而是沉入东江本土,细致调研。这片区域早已形成多元并存的民宿生态,从高端设计型酒店到家庭式客栈,风格各异却也良莠不齐。面对这样的现实语境,我们与甲方反复沟通后达成共识:不追逐流行,不重复他人,我们要做的是回归本质——做真正属于这个时代、并能回应当代人情感需求的产品。
它不应只是旅途中的歇脚处,更应是一处可沉浸、可回味、可共鸣的场域;它不只提供住宿与服务,更应承载情绪、激发想象、安顿心灵;它甚至不止于“空间”,更应是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次我们致力打造的,远非传统意义上的民宿,而是一个复合型文化生活聚落——融咖啡轻食、调酒吧、休闲区于一体,合静谧山水与人间烟火于一境。我们期待它成为东江湖畔一个轻盈而深刻的存在,既能承接热闹的日常,也能安放静谧的独处。
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2000X1400像素大图)
在这里我们整体空间以“中古美学”为基调,追求一种经得住时间打磨的温润质感与内在温度,公共区域中那副带着岁月痕迹的画作,与那一盏质朴沉静的老烛台,皆由我们精心寻觅而来;它们如旧识般安然陪伴,透出只有年月才能赋予的独有体温。甲方也亲手挑选出一把来自20世纪的中古藤椅,每每落座,皆是心动。
休闲区是客人进来第一个想驻足停留的地方,天井将阳光引入室内,海岛春花、青苔与天然石材构建出一处随时间自然生长的生态景观,不同时段呈现出静谧而生动的空间状态。材质上,亲肤亚麻面料的沙发与粗粝黄麻地毯形成细腻与质朴的触觉对比,既满足身体对舒适的渴望,又保留自然的原始肌理。与之相连的餐厅区与咖啡酒吧区模糊了边界,空间随时段自然流转。清晨,客人可于用餐后移步吧台,品一杯特调唤醒感官;午后化身咖啡馆,提供精致茶点与闲适氛围;入夜后灯光渐暗,便转为慵懒休闲的酒吧模式,陌生人在这里也可并肩小酌、笑谈人生。中央2.8米长桌更承载了更多可能——私宴派对、厨艺沙龙、主题聚会……用餐不再只是简单的进食,更成为一段沉浸式的场景体验。
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2000X1400像素大图)
公区中央的滴水装置,灵感取自东江湖的水脉节奏。水滴以恒定的频率落下,在空间中形成微小声场,于视觉与听觉层面形成一种“自然的锚点”,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与自然相重逢。宏大的自然景象变成一场可感知的室内仪式,让人心境随之沉静,注意力回归内在与环境。
我们用材质与土地对话,艺术漆墙面保留着手工涂抹的痕迹,老木矮桌沉淀着岁月的肌理,黄麻地毯随意地铺展——它们并不追求工业化的完美,却以最本真的状态,唤起触摸时的感动,当人的指尖抚过木纹、感受到麻质的自然起伏,便已在无声中与在地相连,材质不再是装饰,而是拉近人与土地情感的桥梁。
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2000X1400像素大图)
客房小阳台未做封闭,直面江景,配以智能调控的原色亚麻风雨帘,定制全幅可推开的折叠门扇,白天将视野彻底打开,山风与绿意自由流通;夜幕降临时,纱帘过滤月光与喧嚣,灯光柔化为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这一设计既解决了客人对蚊虫与隐私的顾虑,更升华了居停的意境:既享有室内的庇护,又徜徉于自然景致之中。
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2000X1400像素大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