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官网-设计师互动平台 

tag 标签: 毕业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金色职场"2005年建筑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暨毕业生招聘会

设计前沿 完美流线 2005-1-2 0 11823 完美流线 2005-1-2 19:34

应届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求职

宣传推广 lizhanlin 2007-12-28 2 8155 lixiaocui1000 2008-1-12 14:11

毕业生求实习机会.

经验交流 5686277 2008-12-13 10 21042 放开那大娘 2009-7-29 13:33

北京唐巢设计事务所诚聘有经验、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业内高人及踏实肯学的毕业生

宣传推广 唐巢装饰设计 2008-9-12 8 12828 19911003 2010-4-8 16:52

09就业压力下的公益援手第四届设博会为毕业生特辟设计公益展

宣传推广 维生素MM 2009-3-30 0 6440 维生素MM 2009-3-30 09:48

[版主已阅]大四毕业生的困惑 attachment

新人求助 yu5203564 2008-10-14 4 14886 qqqqtmh3 2014-3-20 23:16

天琥菱视觉毕业生作品(广州雅居乐某别墅方案竞标效果图) attach_img


天琥菱视觉毕业生作品(广州雅居乐某别墅方案竞标效果图) 天琥菱视觉毕业生作品(广州雅居乐某别墅方案竞标效果图)
签到试贴 log121 2009-4-10 17 20740 fangpeike0.0 2009-12-1 20:23

天琥菱视觉毕业生作品(广州雅居乐某别墅方案竞标效果图) 后续主卧室 attachment

效果图区 log121 2009-4-11 18 20928 一米一默 2016-4-2 15:05

求职了~~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苦~苦~找工作难~~

宣传推广 网虫009 2006-5-4 2 7939 jiangtao 2006-5-19 18:37

应届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刚出道应该怎么做才好?

新人求助 a124560401 2009-5-20 17 19666 miumiu.cat 2009-7-12 20:30

即将出门的毕业生,求解

经验交流 rondey 2009-5-24 14 21685 共和国之子 2009-10-8 22:53

[已回复]毕业生实习问题

签到试贴 rondey 2009-5-27 2 9913 rondey 2009-5-28 19:04

就业难,高中毕业生如何选择学校?

宣传推广 netsos 2009-6-24 0 6028 netsos 2009-6-24 13:14

[已回复]我是高中毕业生,想问问题。

新人求助 tornki0623 2009-6-25 7 13424 riyuehaozi 2009-8-2 19:59

哪种驱蚊方法更安全?

设计生活 有乐同想 2009-6-30 2 8317 沈景 2009-10-31 00:57

作为西安三资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我有话要说!

宣传推广 有乐同想 2009-6-30 0 5706 有乐同想 2009-6-30 14:04

2010年环艺毕业生注意了!

宣传推广 705791698 2009-11-30 1 7421 小新小白 2009-12-2 11:59

09年的毕业生集合!来晒晒你们到成绩和工资。。

经验交流 heyike 2010-2-6 3 19181 亾泩洳戱 2010-2-20 02:31

技术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常见工作出路参考

设计生活 天噬眼泪 2010-4-6 22 18327 木木、 2010-5-24 13:34

技术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常见工作出路参考

设计生活 蓝铯得情调 2010-4-13 1 7495 xiaoji9804 2010-4-22 08:43

相关日志

分享 毕业生
hanyaoyu 2015-1-3 09:50
学室内设计的同学好苦逼 啊
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四毕业生
耳语呢喃 2014-6-23 14:36
毕业了,本专业什么都会,做过不少作品就是没有施工过。现在在外边教人软件。坑*的生活。太累了什么都忙活。打算教软件去天津发展.整个网站真心不不错,我也在这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0 个评论
分享 帮忙看下毕业生的毕业设计
爱做坏事_爱闹不 2013-11-21 14:57
有那位高手有空 帮忙指点下小弟的毕业设计图纸 小弟想毕业设计做的好些 但没想到 做着做着 总觉得越做越差 越来越没想法 都不知道哪里有错 哪里要纠正 各位高手 救救小弟吧 跪谢!!
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想变强
冰ㄨ雨卐 2012-9-30 01:32
我现在是个刚刚踏出学门的毕业生,没多少实际的社会工作经验,想要变强些
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觉得值得读的一封信
北美鹰 2012-3-18 16:56
毕业生:你们好!   八年前我刚来美院教书的时候,面对着当时的第一批学生,第一天见面时,我说:世间本无师徒,只有程度不同的弟子。我们的关系其实不是老师和学生,而是师兄弟。我只不过比你们早上路若干年,或许多一点经验,而已。我们共同拥有的真正的老师是传统、现实和可能性。   这话我不知道对你们班的人有没有说过,或许是怕每年这么说一遍显得太煽情了。八年下来难免很多想法改变了,但是这一点却肯定地没有变过。不但没有变,我可能还越发坚信了。   先说说什么想法改变了,再说为什么这一点没变。   话说当年胡适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意气风发的轮船靠了岸,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把一句豪言壮语掷得很给力:我们回来了,一切都会不同了。八年前,我应许江和杨劲松老师之邀,刚回校教书时就有这股狂气。我认为我是回来为当代中国艺术训练一支特种部队的。每个人都得是兰博,而且还要善于团队合作,做人要靠谱。既然团队是有分工的,因此 “ 一个都不能少 ” ,因此这群人必须接受魔鬼训练。我们的第一代学生,叶楠、大棠、宋振他们见识过这种魔鬼训练。一些优秀的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成型了,大家互相之间的爱也很深刻。但是我那 “ 一个都不能少 ” 的决心是注定要受挫的。   那几届适逢美院扩招高峰期,最多时一个班 21 个人,我每每要努力去记住每个人的姓名。这里面本来人各有志。又或者很多知识上的、性格上的缺陷是大学前的教育遗留下来的。更可怕的是毕业之后家庭的压力,经济的压力扑面而来。比起体制的缺陷、蚁民化生存的威胁、成功学的诱惑,学习者内心的怀疑 ⋯⋯ 一个教师的影响力是太微乎其微了。看到一些本来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并获得更大幸福的人,一个个,一个个沉沙折戟消失在人海中,这深深地刺痛了我。   对,我作为一个艺术上的师兄,带他们游历美和智慧的景象,体验过游戏的快乐,感动和满足,这些东西到底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什么 ? 我渐渐意识到,一支特种部队是改变不了中国艺术的,或者说,需要改变的远不只是当代中国艺术,而是中国人的生活本身。我渐渐地放弃了 “ 一个都不能少 ” 的想法,而是开始把艺术教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应有的创造力培养,是为了一种幸福的人生而需要存在的艺术,另一部分才是为艺术界培养职业精英。而这两种成分,绝不应该是把学生们划分为两个阶级,在学生们中间搞干部选拔 —— 有的教育者就是这么认为,把本科生当作素质教育,只把研究生当作职业精英教育。我理想中的这两部分应该是完全融合,互为工具,甚至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有时装置课不需要真的做出一件实体的作品,而是要每个人产生一本几十个方案的本子。为什么后来有了带有心理治疗意味的绘画课,有了自我调查和自我想象的作业。为什么后来我开提倡大数量小体量作业。因为我后来觉得,逼着你们拿出一笔材料费做出一件体量不小的装置,毕业的时候你们反正也带不走,你们把那个学生作业丢掉的时候,同时丢掉的可能是一种希望,弄不好还产生一点受骗的感觉。我开始不那么在乎教学检查的时候没有可观的场面,一所伟大的学院不需要把你们当作收获的庄稼来撑起短期的成绩单,我相信真正的收获一定要在很多年之后。学院要让你们带走的应该是一辈子压箱底的东西。   那本画着几十个方案的本子,你们中会有一些人会有机会把它们都做出来,当然都是发展过了的。在你成为一个大艺术家之后,有一天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本本子。在你的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建议你想起它来,回头翻一翻。它总是能让你重新开始。   你们中还有很多人会此后很少想起它甚至弄丢了它,没关系。在你未来某一天万一找工作未遂、生意破产、被老公抛弃、借钱没门、老病缠身、颠簸流离、疲惫不堪、了无生趣的时候,在你把脚颤抖地跨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栏杆之前,希望你能想起这本本子,仅仅是想到它的曾经存在。你会记得世界上依然有不确定的结局,你会记得自己是可以用提方案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的,你只不过是在漫长忙碌的生活中遗忘了你从来都拥有的自由,然后你应该把脚收回来。如果有这样的时刻,那我们这几年的相处就毕竟是一种善缘。   更多的时候当然没有那么极端,你只是在办公桌前忙碌,你只是看着孩子发呆,你只是觉得旅程漫无尽头,你只是觉得电视节目无聊透顶,然后那本本子忽然浮现出来,某一个想法竟然无比清晰,你禁不住哈哈大笑,周围的人奇怪地看着你。你重新拥有了青春时代的幽默感。   当然,更好的情况希望是,你其实每时每刻都在用那本本子里面的思想方法和决定在生活,它们虽然没有变成物理状态存在的艺术品,但是它们的气质贯穿在你的生活中,那么你就总能发现,你总有新的办法。你们应该还记得我对你们说过,你们不见得一定要去做摆在美术馆里的艺术,你可以去开出租车,开饭馆,开一个超市,做什么都可以,但你们一定要用 “ 提方案 ” 的态度来作这些事情。你们总是要是试着用新的方式开一家饭馆和超市。你们不要像一个没有接受过创新能力训练的人那样,靠着比别人省吃俭用,起早贪黑来多赚一点小钱,而是要对你们所从事的那个行业做全面的研究,知道了它的陈规和行情,然后用一个让人如梦初醒的新做法去刷新这个行业的习惯。你们要用你们的想象力来解决各自人生的问题,这样你们其实并没有远离艺术和少年时的梦想。你们那些留在美术馆系统中工作的同学们做的也是一样的事情,你们依然属于一种共同体,而且你们随时可以重访这个系统,甚至是带着前所未有的经验来回馈给这个系统。   我说了上面这种种情况,其实老毛病又犯了,我好像不知不觉又在上艺术理论课,我在说,艺术学院应该交给你们的压箱底的东西,是一种随时从现实之梦中自我唤醒的能力,和一种 “ 提方案 ” 做做看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也可以归结为一种相信,相信未来,相信改变。这应该更接近总体艺术的理想。是否练成一支梦之队,反而小了。   以上是我所发生的变化。于是我其实几乎已经同时说出了我所一直相信的东西,也是此刻四年就要过去,我所能给你们的最后的建议:终身学习。   八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时常觉得我自己学到的东西比学生学到的更多。   回忆一下,我们的讨论往往是这样:你提出一个设想,我告诉你不要停在这里,让我们往前走。从这里出发,我们一起展开了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有那么一些个是那么明显地更迷人。这些更好的方案,有时候是所有可能性展开之后你自己发现的,有时候是我先看到的帮你指出来的,我们都觉得是谁先看到的这并不重要。你并没有觉得投向这种新的做法是自我压抑,相反它更是一种自我解放,于是你择善而从。那些最精彩的发展出现的时候,我甚至会有点嫉妒你,因为我深知由于你们地实现能力有限,有时候会把很好的想法给毁了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在各种可能性之间难于取舍,于是我们商量了一下选了一个试着开始做起来。还有的时候所有展开的可能性都并不让我们共同觉得靠谱,我们还没找到办法。我也没辙,这一点我从来不会掩饰。我们看到,这种情景里,并非作为教师的我把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转交给你,而是我们一起向可能性这位老师咨询。当美妙的发展出现的时候,我那种羡慕,正是一个学长看到老师格外垂青于某个学弟时的那种羡慕。 但是毫无疑问,在反复地这样训练的过程中,在和你们的相处之中,我学到的东西没准更多,因此对你们深怀感激。这样的教学不会把我掏空,只会让我越学越多。我甚至开始不觉得牺牲一些创作的时间来和你们讨论最 “ 幼稚 ” 最基础的问题,算是一种牺牲。因为正是在这些最基础的讨论中,我避免了被强大的体制绑架进一个职业当代艺术家的行业惯例之中,我得于一直有机会坐在可能性老师的课堂之中聆听,我得于不断地重翻我自己的那本小本子。这样,一个学习者,就把奉献变成了获益,把亏空变成了盈余。 “ 我用消耗来滋养自己 ” 。   你们即将离开校园,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终身学习的开始。如果你认为大学里得到的技能足于对付复杂多变的局面,那是错的。如果你以为大学毕业生在今天走到社会上还是令人尊敬的,那是错的。如果你以为你将继续受到父母的娇宠,那更是错的。是的,他们或许甚至许诺继续支持,但是他们鬓角的白发将开始闯入你的眼帘并构成你的焦虑。你的那些没有上大学的同学们已经积累好了基本的生活资本,其中有些很辛苦而有些人也过得有滋有味意气风发,甚至在某个行业里面已经是行家里手。当然你也不是一无所有,在大学里你得到得最大的本钱是学习能力。而在一个艺术学院,你得到的特别的能力是:另辟蹊径的工作习惯。   你总是要去设想:只能这么做吗 ? 还有没有别的更妙的做法 ? 你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想的,大多数人会按部就班。这样去提问的工作习惯,就叫反思力和创造力。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这种能力都是宝贵的。它并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可以训练的,而你在母校所接受过的,正是这种训练。所以,你是宝贵的。   你要使用你的这种优势,就不能不继续用你在可能性老师的课堂上的方式工作:研究,展开,试错,选择。你不得不时常回归这个课堂,倾听可能性的声音。那么你就不得不依然是一个学习者。而且这种学习不得不是终生的学习。什么时候你停止了学习,你就成为社会机器的一部分,你就可能腐败。   只要你是还是一个学习者,你就总是拥有未来,你就总是拥有变化,你就不会彻底失败。面对一群毕业生,我很愿意详尽地描述现代社会生活的残酷性,你的理想可以多么脆弱,你身边的人们可以多么迅速地腐败,多少人在热火朝天地忙着慢性自杀。我不认为你们有权利以理想的名义对社会撒娇。但我依然愿意说,并不是只有同流合污的沉沦的道路。你用不着浪费太多时间去研究办公室兵法,你用不着参加那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成功学的登山比赛。你的优势不是那个,你接受的训练不是那个。你的优势是别开生面,你只能用创造性的方式重新定义成功。不管你身处那个行业,甚至就在艺术系统内部,也是如此。   只有继续实验,继续学习,你才是真正地自我尊重的人。人必须自我尊重,这是起码的心理卫生。我前面说到,我总是努力记住你们每个人的名字。我相信,人必须受到尊重,才会为了配得上这种尊重而努力自我塑造。八十年代人才辈出的浙江美院今天想来几乎是一个传奇了。其实当年我考进美院的时候是吃了一惊的,我发现同学中大多数画得并没有比我那些考上地方院校的中学同学好。但是四年之后完全不一样了,我在浙美的同学那是明显比我那些留在家乡的老同学强太多了。并不是因为浙江美院的老师更好,其实两处的老师往往当年也是师兄弟。而是因为两处学生的自我期许绝然不同。我在浙江美院的同学们个个牛逼哄哄神完气足,个个把自己当个人物。后来也真的个个成了人物。   八年来,我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延续这种校园文化。你们现在学生多,理论上这些本来都不是问题,我从来都认为只有不够用心的教师,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只要付出足够的关注和工作量,志向可以养成,知识可以补缺,性格可以改变,可是因材施教需要太高的时间成本。而我的体力将日渐没有那么魔鬼了。   那么严酷的就是,如果老师叫不上来你的名字,你是不是要因此不把自己当人看 ? 总结教训,我认为一直以来我们在教学上的绝大多数成果都是来自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和责任感,却大多数缺失都是这种自尊的缺失。   校园生涯即将结束,自学即将展开,自我学习就意味着自我发展,这是最大的自尊。如果你在校园里没有获得足够的自尊,我需要向你道歉,那是我们力不从心。那是忽视,并不是因为你不值得尊重。此后独行,望你能用不断的学习来建构起自己的尊严。因此,永远都不要贬低自己,即使所有的人都贬低你。 只要你还在学习,你就还有机会,你就是值得尊重的。   最后,如果你是决心在具体的生涯中持续学习,并且准备把持续的学习当作终身的事情,那么,动不动就跑回来考研究生就不是有出息的做法。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就地得到解决,如果你没有能力在具体的事务中解决如何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你在一个脱产状态也一样做不到。研究生阶段自学的程度更高。你们不要把考研当作逃避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的一种避风港。或者把考研当作延缓家庭压力扑面而来的一种耍赖,甚至也不要仅仅因为出于孤独而需要重回组织。你们这么想,那就把毕业后的生活当作了无期徒刑,这同时也就把大学生活贬低为有期徒刑了。我们的学院生活从来都在通向社会生活,从来都不曾是安静的逃避之地。并非再给你三年你就能焕然一新。所有的问题都不会自动烟消云散。而如果你能更新, 明天就可以。学习也并不只是再延长三年就够了的,只有当学习延长到终身,你的生命才是发展的。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欢迎你回来考研:你在具体的事务和自学中惊喜地发现了在学院中所没有的问题。你急于聚合师兄弟们一起来展开这些问题。你相信你所带来的问题对于大家都是富有意义的。所以,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建议你想一想,你是否准备要对学院做出贡献。   这封信已经写得太长了。这不是慈母叮咛苦口婆心,这都 21 世纪了,我们的爱应该更酷一点。表面的师生关系在你们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刻便解除了,或者我更愿意说,你们的父母花钱购买教育产品的合同关系就解除了。但是在可能性老师那里,我们的师兄弟关系会是永远的。保持联系。
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毕业生的纠结:简历究竟应该怎么“写”?
auh 2012-1-9 11:45
工作中感觉,在很多要毕业的同学身上有一个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怕找不到工作,自费参加培训,辛辛苦苦四处投简历; 一方面又不大练习写程序。 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从一生的角度看,很容易让自己的价值变成负的。 人的简历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对于毕业生而言,简历中关键的就那么boletest.cn几点,看的人也就看那么几个点: ( 也就是说美化个人简历这种工作几乎毫无价值,当然你不能有错误和乱糟糟) * 成绩如何? 这个可以包含课内成绩(尤其是公共基础课),也包含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认证类考试(比如软件设计师)。 * 实践如何? 参没参加过什么比赛,成绩如何?比如编程的比赛,高等数学的竞赛等。 * 外语如何? 有的公司可能不看这个,但大部分boletest.cn公司应该是看的。一般来讲争取考个6级(英语),如果目标是日系的,那么考个2级。 不一定要所有的都很优秀,但至少要有两个比较优秀。 上面这些,再加上你笔试的成绩、面试的表现最终决定你找工作的成败。 如果用心,从上面几点可以分析出“做”自己 简历 的要点: 要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写程序。因为这对你的成绩单、对你的笔试成绩、对你的编程实践都有巨大帮助。 写程序这事,以行数论,怎么也得写个2万行以上(纯写的),才会有点感觉。 你不写程序,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瀑布、迭代这些东西就只是些名词,学不太懂的。 写程序的同时,再精读一到两本经典书籍,把一门编程语言学精,学好计算机的体系机构,学好数学。 这样你的根基就打下来了,不管到那家公司,看着都会有点不一样。 与上面说的相反,下面是一些投入产出不好的事情。 * 不要做好多花里胡哨的事情,比如学会用很多个集成开发环境,学会用很多个操作系统,学会好多语言的基本语法,学会好多类库的基本用法等。 一是这些东西没那么难学。二是大多公司并不会在这些上期望过多。 * 不要认为参加花里胡哨的社会活动对找工作有帮助。 你干的是程序员,又不是社会活动家。 不能说不参加学生会活动,但是那是消遣,不能影响主业,也不能玩物丧志。 * 不要天天看网络小说,打网络游戏。 在学校里,如果在知识上欠债太多,未来可能还的机会都没有。 夸张点讲,工作没找好,一辈子的轨迹就变了,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假使说,本来按天分,如果努力可以找一流公司,那人生可能就越来越明朗,成为比较成功的人。 但如果时间浪费太多,啥也没学会,很可能就只能找一个不入流的小公司。 如果没过多久小公司又倒闭了,个人又没什么积累,那很可能更加悲催,变成一个没有未来的人! 源于伯乐择聘: http://blog.boletest.cn/Space/caojinhao1989/ShowTopic.aspx?id=3151
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过来人给年轻人的11个建议
auh 2012-1-4 11:54
又快到一年就业高峰期时,据悉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比去年高出20%以上;另外一方面,关于年轻人创业也一直如火如荼。年轻人具有激情,但年轻人在经验上可以差一点,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建议,无论是正在寻找工作的,还是已经走入岗位的,或者是筹谋创业,还是创业开始的人。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帮助。 1、要有想法,年轻人最可贵的就是具有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磕磕碰碰走过来的。所以年轻人要有属于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说,一个年轻人三年内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他一辈子就这样了,没多大的改变。 2、趁年轻,多出去走走,都看看,古人有云读百卷书,行千里路。不要天天宅在家里,虽然宅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商家,是一种机遇,但这一切都是对商家而言,对你一点益处都没有吗,如非那一天你成为了这个商家,要不然你还不如出去阅人无数。 3、吸取经验,成功的经验都是歪曲的,成功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失败了就没有发言权,可是人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点波澜不起,要不然他的人生一淡淡无奇,因此我们要对过去的失败不断反思,总结,家训不仅仅可以从自己身上吸取,而且也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吸取。 4、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事没事,去书店看看书,关于管理,,,人际交往,未来趋势等这些,你能获得很多。这个社会太激烈了,你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无论你是否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还是博士毕业,这都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 5、与人交往时,要多听少说,特别是面对长辈的时候,这也许就是上帝为什么给人两只耳朵,一张嘴巴的原因吧。年轻人多听听,对自己以后的做事还是很有启发的。 6、以最快的速度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是考验你成功的唯一标准,无能是 职业 还是事业,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先来的人有肉吃,后来的人可能连汤都没得喝的时代。所以我们不要每天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上或者用在网络上,这样的人群往往是工资不超过2000的人喜欢做的事情,除非你是从事或者网络行业,那么另当别论。 7、在平时多跟亲朋好友多沟通,不要自视清高,不食人间烟火。只要在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才会想起他们。而在现实中,朋友就是在不断麻烦和被麻烦中建立深厚友情的。 8、给自己一个五年计划,既然国家都制定五年计划几十年了,由此可见,制定五年计划还是很成功的,其实对个人也是这样,没有计划就没有方向,失去了目标。因此我们要制定自己的五年计划,然后把他们一年一年,半年半年,甚至三个月三个月的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你的目标和方向。 9、不要随便说脏话,别以为那样很酷,很洒脱。其实更多的人觉得你没素质,没涵养。他们心里更多的是不太愿意跟你交往。 10、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这种自己,毕竟他们不是你的家人,没有人愿意和义务围绕你转,以你为中心。除非人家觉得你身上有利可图。 11、要明白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的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你的目标,应该是努力成为这一小撮人。因为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尊重,那你就必须是一棵立于天地之间的大树,而不是一棵小草,因为小草只有被人踩的份。 转自 伯乐择聘 : http://blog.boletest.cn/Space/zhangjie1987/ShowTopic.aspx?id=3133
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史上最牛毕业生:大学美女抱着亲生婴儿拍毕业照!
niak 2011-8-28 10:37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