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 

 24高清案例 新媒体课 素材严选 设计师证书申报通道

middleclass

积分:5825

私信

全部评论
21
blacknoise 2008-1-3 17:01 来自: 湖北武汉
刚接触这行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亏欠.
慢慢来 用上一辈子和它耗
活到老 学到老.
 24高清案例 新媒体课 创业课 设计师证书申报通道
22
maggichmz 2008-1-3 20:02 来自: 广东东莞

很赞同你的见解

做个有思想的设计师不容易,加油
23
ken_dt1981 2008-1-5 17:59 来自: 北京朝阳

想问问楼主你觉得国内的设计重要还是工程施工及造价重要 这三者之间有什么矛盾吗?

说的挺深的 确实是如此 想问问楼主你觉得国内的设计重要还是工程施工及造价重要  这三者之间有什么矛盾吗?  希望能有机会探讨 QQ:542904868
24
middleclass 2008-1-5 18:45 来自: 河北石家庄
原帖由 ken_dt1981 于 2008-1-5 17:59 发表
说的挺深的 确实是如此 想问问楼主你觉得国内的设计重要还是工程施工及造价重要  这三者之间有什么矛盾吗?  希望能有机会探讨 QQ:542904868


这么大的问题.
难为我.
我也不知道.

25
shejizhiguang 2008-1-5 20:13 来自: 湖南长沙
写得好啊!谢谢!
26
fish7876 2008-1-19 15:23 来自: 浙江嘉兴
被客户或工人挂到那就是不好受,努力吧,同志们!!!!
27
簡約主義 2008-1-19 16:19 来自: 河南
我学这门行业才两年  现在由于意外又不得不休学一年
刚摆脱初.高中那中约束式教育的我
在学校的两年  是玩的多 学的少  想想挺后悔的.....
28
小鱼172963979 2008-1-24 14:53 来自: 吉林吉林
你好棒

高手呀!
我什么时候能像你懂那么多就知足了!
29
middleclass 2008-2-4 14:47 来自: 河北石家庄

补充。

作者:张培哲(www.peizhe.com )转载请注明

怎么没事和这些较上劲了?有人问我,我告诉他,闲着也是闲着,瞎琢磨呗。

其实,有时候经历的事情多了,更喜欢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思考一下路应该怎么走,事应该怎么做,且行且思吧。

——以上内容为插播广告。

儒学在国内横行几千前,在海外也倍受推崇。想来必定是有其独到之处。我对儒学了解的不深,基本上都是从教科书上照本宣科的生吞活剥出来的。所以认识难免有所偏颇,刍荛之见,粗浅鄙陋,见笑了。

就我看来,儒教的基本精神的内核就一点,那就是秩序,或者说是序。什么秩序,社会秩序,如阶层,门第,君臣;家庭秩序,如三纲五常等;还有一点内心的修为的秩序。

儒教所倡导的思想,就是让社会的各个基层按固有的排序方式排列,而每一个序中的任务都应固守本份,不得越位。所谓君有君纲,臣有臣常。

儒教之所以能够被各个年代所推崇,最主要的还是其思想核心是为了便于统治,降低或减少统治成本。因为所有的人都会按固定的序排列,老老实实呆着吧。

我不明白,为何韩国的很多大公司喜欢用儒教来统御他的企业文化,而且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我看来,儒教总喜欢按固定的套路,按步就班地工作,更适合政治结构的管理,不太适合经济组织的管理文化。当然了,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也有进步意义的,那就是其人性化管理的一面。注重亲情意识和人文意识。

而法家的最核心思想,就我看来,则是“规范”。

不妨这样举例说明儒学和法家思想。有一群人,儒学要求大家按个儿头高低排队,而且最好是自觉排队,站好了,别乱动。而法家呢主张就是要听话,在哪儿不管,重要的是听话,不听话,乱动,那就揍你。

很多企业文化里都或明或暗地采用了法家的统御思想,有的企业甚至用到了极至。定了一大堆的条条框框,什么员工早退扣多少,迟到扣多少,每月出勤不足如何如何等等。诚然,这种管理文化在一些规范化或者劳动密集型企业里能够起到提高效率的积极作用,但在智力密集型企业里,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有些企业,如GOOGLE等,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的更人性化,更宽松的企业文化管理和应用。

总体说来,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只不过是一种统治哲学而已。

为什么说佛和道是一种处事思想或处事智慧呢?

还得从它们的基本教义说起,(具体可参见我的文章《做个有思想的设计师吧》)佛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有人讲是“释”,这个词很空泛,不太好理解。我的理解更直白,那就是“逃避”,逃避什么?怎么逃避?为何逃避?逃避了又能如何?

佛教强调人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当然了,有欲望才是人,连欲望都没有那还是人吗,起码那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想摆脱痛苦吗,好了。信佛教吧。那就解脱了。怎么信,最彻底的就是摆脱俗世纷繁的纠葛,出家。还有一种呢就是修行。其实,无论怎样,说白了就是逃避。

但话说回来,逃避就能逃避的了吗?人究竟是社会的人,可以不讲责任,不讲善心,但应该有良心,即便连良心都没有,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所以不可能完全的逃避,那怎么办了。我想当初设计佛教的人很聪明,或者说很智慧。既然不能完全逃避,那就又设计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佛界。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要你把你全部的情感寄托或者宣泄于此。有喜有悲,喜呢就多想想佛,想想得到成仙;悲呢,不如意呢,那就多想想,就连佛界也有魔存在,所以不如意那也没办法。其实,说白了,所谓的佛界,仙界,魔界不过是现实社会的不完全映像。而所谓的佛,也不过是一种处世态度而已。我习惯认为,无论佛与道都不是什么宗教,而是一种爱好。这话并不为过,不要拿什么那莫名其妙的佛道去顶礼膜拜,那样没有意义,太沉溺了,甚至会适得其反。而是把他作为一种业务爱好,或者是作为一种处事方式,这倒是颇值得玩味和深思的。

举个例子,遇到烦恼了,按照佛教的方法,我们不妨先把烦恼放一放,先想想别的。或许就会好受些。但有一点儿,我不太认同佛的最根本一点,完全的逃避是不现实的,因为纵然有些东西可以逃避,但有些是逃避不了的。比如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良心等等,或者往深的说,七情六欲都无法逃避的。而且逃避也不是办法。

举个再简单的例子,比如我开车违章,让交警给拦下了,按照佛学的处理办法,我可能会说:“交警同志,你看我这次是不小心,你发发慈悲,把我放了吧。”,交警能放你吗,这不好说,或许能放或许不能放。但总体而言,放得可能性不大。

如果交警不放你,怎么办。那就可以用到另外一种处事哲学了。那就是“道”,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学,什么是道,《老子》里讲,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道是不能说的。其实道并不是什么能说不能说的问题,道简单地概括,那就是一种潜规则。这种潜规则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你有没有发现并懂得利用它罢了。

还就上面的例子说,这里面是有“道”存在的,什么道呢,那就是人情。当然了,这里面不止有一种道存在。可能更多,比如“势”。我们就拣“人情”这一道而论,按照这种方法,你可能会说:“我和你们大队大队长某某是铁哥们儿,要不这样,我给他打个电话,你把我放了吧。”我想,如果这个道运用的好,那结果是很理想的。

其实,这就是道,说到底就是一种处世方式,它的最根本的教义就是“因应现实”。很多人喜欢拿佛和道故做高深状,要么顶礼膜拜要么本本主义,我倒觉得这正是浅薄的表现。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道较之佛是更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我呢也更喜欢道。更喜欢道学,当然了偶尔也道貌岸然一把。

~~~~
30
北京人在扭腰 2008-2-4 16:40 来自: 湖南岳阳
你不但是个优秀的设计师 还是一个乐于帮助菜鸟的文学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加微信群

只欢迎设计师加群,做广告的一律不允许,加群请先加微信:snsjlm8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锁定精彩,每日推送精选案例或资讯,公众号:snsjlm!

我要设计

如您需要设计,免费为您对接最适合您的设计师,电话:15011229364!

设计证书

打通协会设计认证通道,提供证书申报服务,微信:13436879894!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