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那天开始,我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干净、明亮、美好的家,把我期待的生活装进里面,这个愿望一直在膨胀再膨胀。记得交房前两个月溜进去看房子,站在一地阳光的屋子里,那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房子和车子对一个人的意义是截然不同,至少对我如此,房子承载的是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我们可以一家人在里面做菜、聊天、画画、打扫、浇花,太多太多喜欢的生活像一部连续剧每天都在上演,这就是人生。 至今也常常有人问我,你家是什么风格。我觉得我回答不了,其实一路走来,我已经不太喜欢风格这个词汇了。美式、欧式、地中海式、日式、北欧宜家,等等,都是我们强加在自己的家中,每个人的家最突出的风格就是居住者自身所钟爱的样子,将心中的喜爱呈现出来的就是风格。 hygge是句丹麦语,意思是安详、舒服、柔顺,我希望我家的环境可以用hygge来形容,我们住在其中的心情是hygge的,我们的生活面貌是hygge的,那就OK了。 交房前三个月开始设计平面图的,我选择的是半包,因为两个人工作都很忙,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工地,找正规的公司材料是统一配送的相对比较安心,事实上这一块内容还是比较顺利规范的,我把自己的诉求跟设计师说清楚,希望家里硬装简洁、储物空间多、不要顶灯、卫生间要双台盆、一切金属材料都不要用、窗帘不要罗马杆留出窗轨位置、千万不要设计酒柜和中间镂空的鞋柜、不要有任何隔断设计,感觉我是个很麻烦的家伙,其实事前说清楚对设计师也好,省得他做无用功,大家沟通越深入后期返工的概率就越低,这是我的领悟。 我家的原始量房后的户型图—— 简单描述下:89方两房两厅,实际面积71方左右,非常中规中矩的户型,暗卫,感觉没什么好设计的,但是我家的情况是衣物超级多,所以目标是要N个衣柜、储物柜,但不能让人进来就看到很多柜子,尤其不能接受吊柜,那样会很压抑。 然后这就是最终版平面图—— 我应该陆续找过四五个设计师给我出过平面方案,最终我选择太和的潘工就是因为他设计了五个柜子,却没有占用什么空间,当时感觉很惊艳,事实上装完之后走进我家的邻居们都觉得我家挺大的,也没留意到家里有这么多柜子。 唯一的问题是有人问过,客厅敲掉一面墙,然后都利用墙体做柜子,会影响隔音吗?这个我在装修日记里回答过,要因人而异,我家不住老人,也没人有看电视的习惯,所以毫无影响,因此利用墙体做柜子要根据家人的生活习惯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啰啰嗦嗦一大堆,先给历时九个月的装修,来第一张全景的定格,无论多么热爱装修的人,我觉得我俩算是非常热衷装修的人了,还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种种沮丧、疲惫、痛苦,所以毕业照的意义就是告诉自己,努力的结果,坚持的意义,我还是想说,我很爱装修,再给我一套有露台有楼梯的房子玩玩吧!
进门,玄关,一个家最初的印象。 我觉得这个区域要体现强大的收纳,我没有选择木工打一排鞋柜,因为我计算过,自己日常更换的鞋子并不多,反而要考虑包、围巾、各种拎袋、钥匙等小杂物的安放。 最初方案是铺设地板,后来逛杭陶看到花砖,觉得也不错,而且打扫方便,又为了这个花砖,去配了绿色系的日本纸铺墙面,所以最终版是色彩浓郁的土耳其浴室风格,hoho,还挂了块日式拉面店布帘,真是有够混乱的,随心所欲是我家最大的风格了。
海草筐里藏折叠雨伞、羽毛球、跳绳等,因为都是常常用的,不必收进柜子里,这样拿取方便。搁架单元的小小纸盒里放不常用的东西,比如手表盒和厚厚的说明书,这种东西束之高阁就可。挂钩的强大作用就不必介绍了,所以小小玄关,也收纳了家里不少的东西。
基本上进门的各种物品都在这里卸载完毕,一身轻松走进客厅,我们必须把杂物拒绝在客厅之外,这样好收拾嘛,强迫症患者是多么爱整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小布帘是宜家的成品窗帘,两块,一块让宜家的裁缝对半分开做隔断布帘,另一块做桌布了,物尽其用绝不浪费也是我们家的风格。
客厅,在我家地位太重要了,家庭生活的灵魂都在这里。
首先是餐厅,其实我最推崇的理念是餐厨合一,设计师给我出过一稿,因为造价及风水等问题没有实践,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个很棒的理念。退而求其次,我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张大餐桌,除了吃饭,我们可以在这里画画、写字。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比较有趣味性的用餐、休闲区域,墙纸是我钟爱的小狐狸,早装修一年前就看中了,餐桌是穿榫设计木蜡油橡木,然后宜家的各色椅子在开会,自从在HAY的展厅见过椅子开会后,我就深深着迷于此,而且我会继续走在不断寻找漂亮椅子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