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
设计师的办公空间,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生活态度和设计哲学的思考表达。在高楼林立,繁华喧闹的宁波南部商务区CBD,竟没想到这么一处宁静惬意的空间,这是我们初见他石设计工作室的第一印象。
工作室坐落于一栋商务楼里,场域的精妙之处在于刚好处于建筑两堵外墙之间,便自然形成了一个【凹】形的区域。这片区域是露天的,被改造为秀美的庭院,赋予了整个工作室阳光、流水、绿植和生命。
设计的改造首先从入户门厅着手,将原先2米多的门高压低到约1.8米,并做出拱门的造型, 意在让到访者自然低头,视线不被前方高大的商会大厦所吸引,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片花园之中。当接触到自然和天空后,又有豁然开朗之意。
随着碎石子路,转过一个小弯便进入室内。玄关处是一幅由著名书法家陈启元先生书写的《朱熹·春日》。此时正值初夏,绿意盎然,虫鸣鸟欢,诗中名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显得格外应景。空间、庭院、户外相互融合,滋生出向内探索的乐趣。
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
工作室一共规划了三个主要区域:接待休闲区,会议展示区以及工区。每一个空间都兼顾了多种功能。整体以米色和黄色的格调,选用海洋板、软木地板等原始材料,既体现了环保健康,又让人直接感触到自然材质的本身,彰显温和质朴空间气质与极简的设计主义。
接待区融入了一个禅意茶室,通过大落地窗和户外庭院创造了一个无缝的过渡。人们席地而坐,在品茗的时候顺手可以喂鱼,欣赏美景。窗台不仅可以用来放置一些物品,里面收纳了鱼池的过滤装置,软木地板的防潮防腐,在这里体现了设计的精妙。上方野口勇的和纸灯具,在夜晚会散发柔和的光,带来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感受。吊顶设计刻意保留原建筑的风格,设计师说,我并不想抹去空间原来所有的面貌,适当保留也是一种记忆和成长。
会议室兼顾了材料展示和茶吧的功能,这里是与客户商讨方案,或者员工休闲放松的区域。空间并不大,但是功能很丰富。意在拉近客户距离,在提报的时候方便材料的展示和说明,提高彼此沟通的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在木饰墙面上,设计师用玻璃做了镶嵌,并细心地置入了灯带,这样就让空间的光感更加舒服。
办公区紧凑而高效,设计师将最好的南向空间给予了员工,希望他们始终有一个通透而敞亮的舒适环境。案台的灯光进行了重新设计,有多种角度可以自由调节,设计工作加班是常态,这就满足了办公对灯光的日常所需。毗邻庭院的墙体,刻意开出一个水平长窗,当工作疲劳的时候,望出去便是绿色的生机。这个巧妙的设计,既确保了办公的隐私,同时保持了与户外的流动关系。
从第一个办公空间到新的工作室,他石设计在不断成长中转变。新的空间宁静、质朴、治愈,同时蕴含着对设计的深刻思考。正如开篇所述的“躬身入局”,他石希望以回归本真的态度,用心谦逊地做好设计,踏实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下载高清大图 请拉到文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