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南宋禅僧牧溪的画作。一无画家气、二无文人气、三无烟火气,好似万般执着尽脱,惟留本来面目。
▼项目视频
▼室内概览
▼《潇湘八景图 • 江天暮雪》
我们的家,也是在日与夜的摩挲与编织中,慢慢习练出自己的生活气与精神气。尤其是看过杨柳成行、草花缀满的世间荣盛,却下心头时只想研磨一幅“家在凝岚一点中”的笔意淡远。虽不能如牧溪那般出落的空灵寂静,但把家设计并生活成一座道场,真正在行住坐卧中悠见南山、谈笑浮生,就这样融于世界的一角,在寻常小事里重建起我们最初的宇宙。
▼素且暖色的一楼客厅
▼理想中的家
▼实木圆桌是家的一方砥柱
理想中家的模样
The ideal home
东西最好少到能一眼望到底、光线好似自然一般的日清夜暖、地面永远有一片光着脚丫踩着也清洁舒服的老地板。随处可以席地而坐,无由持一碗;在与家人的闲话中,看尽早樱的繁华与落败。
▼一楼客厅与餐厅无有间断
▼光影变幻
这里是理想中家的样子。主人的意愿,是在这里过上简单有序的生活。也希望在有限的预算内更多释放给设计,而非多余或过度的材料上。我们选用硅藻泥、水洗石和木地板这些环保且常见的材料构建开放、隔而不断的主体,留出大面积的窗景与自然交互。吊灯、窗帘、藤编的座椅,是宣纸上的素色。实木的茶几搭配同样素白色的陶艺花器,在春去秋来中,侍候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土木为骨 天光为魂
Earth and wood are the bones, and the light of heaven is the soul
这是家,很出彩的一笔。我们调整了原有的电梯井,在屋顶打开若干小孔,将其改建成可阅读日光流转的天井。天晴的时候,光线会随之时间的流逝,从三楼慢慢涌进地下的一层。天光初升起的时候,三楼的天井便幻化出“明月松间照”的空灵一幕。
▼改建成可阅读日光流转的天井
半弧的穹顶下是草色入帘青的一间“陋室”,转角挑高了框景,露出布帘下春暖花开的小茶居。
茶烟四起 浮生半歇
Tea smoke rises in all directions, and life is half over
吃茶去,在这个家随处可见。一楼有独立围合吃茶的榻榻米,二楼卧室里有吃茶的小几,三楼的小茶室有一整面的落地窗,可以遥看人间四月芳菲尽。 别墅的地下一层,因其潮湿的缘故,常用作藏酒或储物。这里的地下空间,成为主人独处、冥想的秘密花园。土墙的肌理有岁月打磨的痕迹。卵石铺路,赤脚踩上一条隐秘的小道,在旁边的木地板上闲坐小会儿。到了下午,天光开始眷顾到这里。静坐、喝茶、供养……推开门走向世界。关上门,便走向了自己。
▼地下一层的秘密花园里别有洞天
我们也特地在家的三层与地下一层的空间里,邀请青年雕塑艺术家蒋晟老师打造了两件雕塑作品,为这片生活的道场增添了禅静的气息。
▼青年雕塑艺术家蒋晟老师为这个家创作的两件艺术造像作品
在宇宙的中心解结
Untying the knot at the centre of the universe
1500米的麻绳,耗费整整7天,缠绕起直径3米的穹顶。缠绕,再解缚,抬头仰望或俯身坐下,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修行就是有结,再解结。四面的立柱亮起微光,这座地下的“宫殿”便有了启示的旨意,是日常生活中梦想聚集的地方,犹如庇佑探索无知与未来的原始剧场。
▼这里是家人与朋友们一同静心的道场
▼直径3米的麻绳穹顶
家,书写着亲密、孤独与热情。素净、包容的场域,可以让我们在细碎的事务与交流中慢下来、静下来。我们的心造就了我们的家,家也在彼此的共生中成就我们熠熠生光的心。
▼负一层平面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项目名称:乔爱别墅
设计事务所:无设建筑
主创设计师:顾忆
设计团队:苏美娜、高峰、欧书琴
项目地址: 上海松江
项目面积:室内1098㎡/景观837㎡
完工日期:2024年10月
项目类型:私宅
主要材料:硅藻泥、木、水洗石、真石漆、莱姆石
空间摄影: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