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之外,开启新的生活方式。”
屋主说:“不想要千篇一律的常规风格,就把这里作为居住空间去发挥。”
从中衍生出新的居住方式,风格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选择。
新家整体造型干净利落,画面在肌理、层次的设计下足够丰富,行走有着多重交互的自由动线,细节的处理方式都强调舒适居住的主题,岩板楼梯前通过新建墙柱来增强安全感与呼吸感、墙面与顶面之间艺术漆分色的层次划分、延伸七米的墙面造型统一、楼梯台阶的逐级设计…
上复式的楼梯布局是公区中重要的视觉体块,新家在材质上就有木材、岩板、玻璃三重层次。
楼梯下的空间通过留白成为活动区域,起地台同时作为第一级踏步使用。靠近阳台的一侧重造柱子,保留呼吸感的同时,也增强上下扶梯时的安全感。
阳台西侧为家政区,东侧为家里的猫猫做新家,精准的功能利用也大大开阔了空间视野,在公区中央以模块沙发与小推车的组合让这里定下自由可变化的基调。
阳台的弧形过渡来,在主卧入口以隐框门的方式融入,一侧的内凹造型嵌入灯带,成为墙面横向的变化。
纵向上则以嵌入式踢脚线、艺术漆石膏板平面、穿插造型做艺术漆分色、空调回风口与出风口等作为不同层次的划分。
通过简洁利落的分层,把这里作为“空间盒子”式的视觉呈现,造型美感直接来源于结构,从而保持更长时期的审美价值。
家里的一间卧室设计为书房,以更开放的形式面向公区,南北空间更为通透,自然光照到原来去不到的地方,日常行走的尺度在场景化中预见。
生活的仪式感在只开两盏喜欢的灯,虽然没那么明亮,情绪却更加透彻。屋主就随意坐着,看窗外的光影变化,每一刻都宝贵而治愈。
长2.8m的餐岛一体同时连接厨房、书房、公区,将动线串联清晰,屋主在这里手工diy、烘焙,这里是超大的“操作台”,满足以后多名家庭成员互动时的多元需求。
不同于公区墙面内敛的表达,餐厅有了更多色彩,温润的木色中和气氛,带来烹饪的情绪满足。
一个连贯的空间里划分出清晰的功能区域,通过精简空间元素,让起居处于通透开阔的房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