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追求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充满生命力的热爱。”
如果说对这个新家的初印象,首先想到的形容词是“素净”,但当你静下来慢慢体会这个空间,沉淀在其中的情感与生活就会浮现出来,那是屋主的“精神色彩”。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家庭所需的收纳许多在静区隐藏,在解决收纳焦虑后,公区就能用来实现最初的新家设想。
家中过渡的边角几乎都是弧形的,这种形态的温润与极简的轮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原本的建筑结构也保留着质朴的组合。
屋主的需求由此不再拘于单一风格,而是在可视的空间语言中,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的审美与喜好。
屋主对于需求很明确,不按常规标准去强求,无论是由五个模块组合的双面沙发,还是非对称影视墙造型,都在诉说着松弛感。
公区地面使用磐多磨·微水泥,我们在交付时去还原整体的平滑、纹理的质感,自然光透过百叶窗与纱帘映照在地面上的画面,将会成为家庭互动时长期的场景,屋主在空间中持续获得自我品味的认可。
来到餐厨区,厨房与北阳台都以开放的姿态并进公区。功能收纳与软装组合之间色块的轻重比例都跟随舒缓而规律的节奏,每一处重要的家庭互动区域都带有标志性的色彩元素。
这里是儿童房,也是家里的一处互动空间,充满仪式感的地台上是围合而成的榻榻米,有收纳、有书桌,推开门瞥见冰山一角,更多的可能留给家庭的想象力。
屋主家中的留白是理智的,不要复杂的装饰造型,而是展现形体美;不要过多的色彩出现,而是轻重色的和谐;不要功能的过多堆砌,而是清晰地知晓自己的家庭需求。
人字拼地板上的窄边床,带来强烈的线条感对比。主卧套间中有就近衣柜、衣帽间,收纳是很充足的,床头柜就可以不按常规选取,只是留有可变化的余地。
主卫用圆镜、入墙式水龙头、台上盆、悬浮柜组合延续灵动的空间风格。
藏在隐形门后的客卫,墙地顶的平面视觉几乎保持一致,悬浮的镜柜与马桶不仅让画面更有呼吸感,在隐形家务上也更为友好。
全屋的风格特点都围绕着家庭审美、需求满足去做平衡式地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