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设计: 陶磊建筑工作室
项目位置: 中国辽宁本溪
基地面积: 5,000 sqm
建筑面积: 3,000 sqm
项目年份: 2008-2010
摄影师: Courtesy of Tao Lei Architect Studio
设计背景
这,是专为著名艺术家冯大中先生设计的住宅+工作室+美术馆。项目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地处主要城区,正前方能遥看山体形成的天然景观。此建筑旨在解决快速发展的都市节奏与人文内心之间的冲突,希望在建筑中创造一个静态的内部世界,再由内而外展开对外部自然的对话,并发挥出建筑的全部潜能。它既不是公共建筑,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空间,这个建筑必将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就要求该建筑既要提供相对安静的创作与居住空间,还要给来访者以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它需要一种温和的力量。
设计构思
凹形屋面:建筑被设计成内凹的方形“砖盒子”,屋面凹形空间向中心汇聚,与三个室内院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巨大的空间张力把整个天空全部收纳到建筑内部,并暗合了传统的“四水归堂”。在屋顶的中心设置了可上人的木质屋面,由于凹形屋顶对周边城市的屏蔽作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场所感,在此能够看到的只有远山、天空,还有夜晚那轮明月,感受四季的轮回,感受自己的存在。
屋中院:在这个方形“砖盒子”中,通过书院、竹院、山院的插入使得其内部空间变得丰富而有诗意,形成了“屋中院”,使建筑成为了一个外部严谨厚重而内部灵动的独立世界。插入的内院像灯笼一样点亮着整个室内空间,自然光给建筑带来了无限的戏剧性。这是在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文化意识及当下价值观的前提下去改变一些规则,营造一个东方式的内部空间。
砖表皮:结合东北寒冷地域性格,专为该建筑定做了色彩温暖且有着良好保温性能的600MM大砖。作为建筑的外维护应该有所表达,试图让这种厚重且粗矿的材料呈现出其原有属性的相反方向。为此,将砖象拉伸的网眼织物结构一样进行垒砌,放眼到整体便形成了建筑的不透明到透明的渐变,获得了新的质感与张力。新的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漏窗形成了通感。光线从砖的缝隙里逐渐渗透到室内,这种渐变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的界限。
双层墙:外院入口处是双层院墙,外实内虚。外墙形状是用地决定的,内墙为‘漏’墙,它与建筑平行,在不规则的用地空间内二次划分为方正空间,双墙之间便出现微妙的夹角,形成了空间的厚度与量感。渐变镂空的内墙再一次切合了传统漏窗一样的功能和空间意境,不同的是创造了新的空间质感。在入口处,双层院墙交汇,被清水混凝土顶盖整合成相对完整且具有雕塑感的视觉空间。
关于WA中国建筑奖
2002年设立的“WA中国建筑奖”这一两年一度中国建筑界代表学术最高成果的建筑奖项,参评项目来自两岸三地,旨在鼓励、推介结合国情并有创新价值的建成作品,以活跃中国建筑界的学术气氛,进一步促进中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提升中国建筑的品质,展现中国建筑师的智慧、技巧和成就,促进全社会对中国建筑行业的了解和尊重,并把中国建筑推向世界。 |
-
1.jpg
(47.85 KB, 下载次数: 248)
-
2.jpg
(25.6 KB, 下载次数: 367)
-
3.jpg
(43.91 KB, 下载次数: 212)
-
4.jpg
(69.66 KB, 下载次数: 570)
-
5.jpg
(56.13 KB, 下载次数: 702)
-
6.jpg
(41.68 KB, 下载次数: 366)
-
7.jpg
(42.54 KB, 下载次数: 454)
-
8.jpg
(48.72 KB, 下载次数: 248)
-
9.jpg
(38.87 KB, 下载次数: 550)
-
10.jpg
(27.44 KB, 下载次数: 784)
-
11.jpg
(31.76 KB, 下载次数: 623)
-
12.jpg
(64.31 KB, 下载次数: 732)
-
13.jpg
(28.27 KB, 下载次数: 242)
-
14.jpg
(36.43 KB, 下载次数: 905)
-
15.jpg
(57.97 KB, 下载次数: 992)
-
16.jpg
(23.56 KB, 下载次数: 683)
-
17.jpg
(26.4 KB, 下载次数: 150)
-
18.jpg
(23.05 KB, 下载次数: 460)
-
19.jpg
(28.17 KB, 下载次数: 113)
-
20.jpg
(28.73 KB, 下载次数: 330)
-
21.jpg
(57.8 KB, 下载次数: 632)
-
22.jpg
(41.51 KB, 下载次数: 239)
-
23.jpg
(61.25 KB, 下载次数: 346)
-
24.jpg
(21.31 KB, 下载次数: 294)
-
25.jpg
(72.13 KB, 下载次数: 126)
-
26.jpg
(28.34 KB, 下载次数: 205)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