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dreamwork 于 2011-6-3 13:53 编辑 
 
 
 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目 录
 目 录 ....................................................................... 1
 第一部分 总则................................................................ 1
 第二部分 建筑专业............................................................ 2
 一、设计说明............................................................ 2
 1、 关于项目“设计范围”的描述....................................... 2
 2、关于防水等级说明部分.............................................. 2
 3、 关于保温做法的说明............................................... 2
 4、 墙体描述......................................................... 3
 5、 关于门窗工程的说明............................................... 3
 6、 关于电梯的选型................................................... 4
 二、总图................................................................ 4
 1、 楼座及地库定位................................................... 4
 2、 竖向............................................................. 4
 3、 流线设计......................................................... 5
 4、 指标............................................................. 5
 5、 间距............................................................. 5
 6、 附属用房......................................................... 5
 三、材料做法表.......................................................... 6
 四、公共区域设计........................................................ 6
 1、 地下............................................................. 6
 2、 车库............................................................. 7
 3、 首层............................................................. 7
 4、 电梯厅、楼梯间、公共走道......................................... 9
 5、 裙房底商(应有市场部提供的底商设计条件要求) .................... 11
 五、户型设计........................................................... 12
 1、 户型设计基本要求................................................ 12
 2、 玄关............................................................ 13
 3、 厨房............................................................ 13
 4、 卫生间.......................................................... 15
 5、 阳台及露台...................................................... 17
 6、 起居室、卧室、书房.............................................. 18
 7、 储藏空间........................................................ 18
 8、 洗衣机位........................................................ 19
 9、 空调机位........................................................ 20
 10、 散热器......................................................... 22
 11、热水器.......................................................... 23
 12、机电末端........................................................ 23
 六、技术要求........................................................... 24
 1、 墙体............................................................ 24
 2、 门.............................................................. 25
 3、 窗.............................................................. 26
 4、 楼面............................................................ 28
 5、 屋面............................................................ 29
 七、 节点大样设计...................................................... 30
 1、 外墙饰面及立面大样.............................................. 30
 2、 墙身详图........................................................ 32
 3、 剖面节点大样.................................................... 32
 4、 平面大样........................................................ 35
 八、 其它.............................................................. 36
 1、 专业间对图要求.................................................. 36
 2、 泵房............................................................ 36
 3、 煤气及通风...................................................... 36
 第一部分总则
 本指导书作为项目方案、初设、施工图任务书的技术补充要求及通用标准。
 在进行各阶段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满足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具体技术细节及图纸深度的要求,应依照本指导书进行设计工作。
 第 1 页共 39 页
 第二部分建筑专业
 一、设计说明
 以下部分的要求为设计说明中容易疏漏或产生错误的部分,需予以重点关
 注。
 1、关于项目“设计范围”的描述
 应在“设计范围”描述中明确,在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之上,需要进行选型或
 专业深化并经由施工图设计单位进行审核的内容,包括:
 各类外挂装饰构件(浮雕、铁艺装饰等),在施工图中仅表示位置及
 控制尺寸;
 各类不由总包完成的装饰线脚(如 GRC);
 天窗、外窗、幕墙等;
 所有建筑、构筑物、墙体与铺装、绿地相接处,应由景观设计根据
 本施工图做法进行深化,如有修改,需经由设计院审核;
 各类户门、防火门等;
 精装修设计;
 2、关于防水等级说明部分
 除人防工程外,普通住宅屋面、地下室均可考虑采用二级防水。关注防水材
 料的选择(与项目部相商);
 3、关于保温做法的说明
 3.1 结合外饰面材料综合考虑外墙外保温材料及构造做法,包括;
 涂料墙面
 第 2 页共 39 页
 面砖墙面(注意北京市规程与华北标图集在聚合物砂浆厚度规定上
 的差异,应明确按照北京市规程要求,厚度在25-30mm 之间);
 幕墙部分
 3.2 外墙外保温采用EPS,屋面保温采用XPS。具体厚度应满足热工计算的要求;
 3.3 窗洞口、阳台保温防水做法
 不能简单引用图集(欠细致,如88J2-9,对防水、带附框安装的问题没有
 表达),需另行设计(可以考虑采用保守的节点设计),具体建议见“节点大
 样设计”章;
 (附:万科考虑在副框安装完成后,在窗洞口四周刷涂聚氨酯涂膜防水,
 如此可以考虑取消铝板窗台。但需要进行成本比较)
 3.4 非采暖楼梯间及公共走道做法
 需要考虑设置保温层(预留足够梯段净宽),保温材料选用需满足防
 火要求(目前唯一可用的是保温砂浆,即膨胀珍珠岩);
 保温层的位置尽量设置在公共空间墙侧,并需明确如采用瓷砖饰面,
 必须在外侧挂网(在招标过程中明确由总包或精装完成);
 4、墙体描述
 4.1 关注外墙外饰面材料的描述是否有误,与立面图是否吻合;
 4.2 分户隔墙(非承重墙)的做法选择,需综合考虑使用和隔声要求,200mm
 厚的空心砌块墙体不能满足45dB 的隔声要求,需采用空心砌块+轻钢龙骨石膏
 板墙或页岩砖砌筑;
 4.3 关注电梯井道与主要居室的隔墙内侧是否采取了隔声处理,如井道底部采
 用减震垫等;
 5、关于门窗工程的说明
 5.1 需明确玻璃的最小厚度和空气层要求
 第 3 页共 39 页
 普通窗 5+12A+5,幕墙6+12A+6,并强调具体玻璃厚度需经过强
 度、刚度计算最终确定;
 说明型材的最小规格尺寸(50 系列、60 系列),以及型材壁厚的最
 小要求,并强调具体型材规格需经过强度、刚度计算最终确定;
 幕墙夹层玻璃,厚度不宜小于 5+0.76+5,且需经过计算;
 5.2 明确安全玻璃的应用范围;
 5.3 关注窗台低于500mm 窗户(落地窗及飘窗)的安全防护措施;
 5.4 如为毛坯交房,平面图中没有户内门编号的,应在说明及平面图中均明确
 户内门的门洞高度;
 6、关于电梯的选型
 应满足公司要求(品牌、系列、梯速、载重量);
 二、总图
 1、楼座及地库定位
 需要与方案报审图、已经提供过的基坑开挖图进行核对。保证满足审定方案
 中的建筑外围尺寸、建筑间距、建筑距红线距离要求,并争取定位角点坐标
 与基坑开挖图无出入,否则需尽快明确基坑修改;
 2、竖向
 2.1 需进行区内竖向设计(尤其是区内道路竖向设计),并已提供的市政道路设
 计(过程)图中的竖向相互校核,确保市政路雨水不倒灌入设计用地;
 2.2 区内存在高差时,注意道路坡度设计不能过陡,必要位置需设挡土墙;
 第 4 页共 39 页
 3、流线设计
 3.1 住宅园区出入口处应设置人车分流专用通道;
 3.2 小区内部人行流线应保证平顺、闭合,充分考虑老人、儿童的活动需要;
 3.3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下车库出入口时,应与物业一同商定出入口车流方
 向(单进单出或进出合一),设定合理流线;
 3.2 当商住楼住户大堂与流量大的商业服务空间临近时,商业用房的货运出入
 口宜设在地下室或与大堂入口异向布置,避免人、货流交叉,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4、指标
 4.1 按确定后的保温层厚度重新复核面积,计算面积前按当时情况确定以《房
 产测量规范》,抑或是《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为准。同时需注意校核各
 单体面积是否超过方案报审图中的总指标(地上、地下分列);
 4.2 尽量避免面积预测厚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的实测面积变化,如确属必要,需
 及时予以重点强调,并明示各方;
 4.2 建筑高度:不超过方案审定各楼座高度。注意建筑高度的计算方式(与市
 政路高差超过0.5m);
 5、间距
 各类坐标间距应当与报建图纸吻合;
 6、附属用房
 6.1 总平面设计时应在小区显著位置(如入口附近)设置物业管理用房,如为
 人行出入口,管理用房设置在一侧,如为车行出入口,需位于中央,便于车辆出
 入管理;
 6.2 垃圾站如需在地上设置,应在住宅(区)的下风向和较隐蔽处设垃圾站,,
 与住宅距离不宜小于10m,外部与道路相连;垃圾站地面及内壁宜贴光滑、宜清
 第 5 页共 39 页
 洁材料,并配置给排水设施。并需要与环卫部门及时沟通,以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6.3 箱式变电、燃气调压箱、车库出入口、地下进排风井、地库人行出口、人
 防出口在总图中要综合考虑,不应设在入口附近,并与主体建筑的保持尽可能大
 的间距(Min 9m),以免影响景观和采光。其中进排风井及人行出口在条件许可
 情况下,宜贴建主体建筑。
 6.4 总图中应将小区围墙的定位、范围明确绘制出来;
 6.5 产生噪音的地面设备机房(如锅炉房)等应尽量与住宅脱离布置,并采取
 必要的降噪措施,避免业主投诉;
 三、材料做法表
 面层材料应与产品标准及任务书一致;
 构造做法的厚度应与图纸建筑面层预留厚度一致,且满足任务书要
 求,并满足各种埋管要求(如考虑混凝土楼板埋设电管,其厚度不得
 小于130mm;普通地面垫层不得小于60+30mm,理想厚度为70+
 30mm;地板采暖地面垫层厚度不得小于80+30mm);
 当地面埋管时,重点关注卫生间做法厚度是否同时满足找坡、埋管
 要求;
 为避免添加焦油的防水材料污染管材及用水,卫生间仅设单道防水
 层时,建议防水层设置在埋管垫层之上;
 四、公共区域设计
 1、地下
 1.1 地下各设备机房的布置应兼顾经济,便于管线进出,且泵房、换热站、变
 电站等用房不得在住宅投影的下方;
 1.2 变电站、换热站的位置应尽量考虑邻近车库坡道或自行车道,方便大型设
 备搬运,通向此类站点的通道通行高度不得小于2.4m。同时为避免噪音干扰,
 第 6 页共 39 页
 
 | 
 
        
          x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