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很多客户在开工不久后就会开始后悔呢? 每一年我们都会接到题目所说的这类的客户咨询。实在觉得大家是同频的,我们会考虑接手来做。 
 但慢慢发现这类的客户一般在时间上都比较赶,所以我们在面对这类型客户时会非常谨慎。 
 今天要分享的是:无论是别墅还是平层,为啥很多客户开工一小半就开始后悔了? 
 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种后悔呢?我试着用21设计独创的情景设计法与你聊一聊。 
 其中一个观点是:一般这类的客人在开工之前,对于自己的平面规划没有任何心动的感觉,总觉得差不多,说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 
 那基本上,这类的客人很容易在装修工程中会后悔起来。 
 而设计师也是一样。如果拿到一个原始结构图,他没有任何创作的欲望,只是毫无感情地规划户型,没有任何的心动与兴奋,那基本上也不会有啥作品的产生。 
 所谓“心动”的感觉:你会很期待这个毛坯房从黑乎乎、灰蒙蒙开始一点点,慢慢地呈现出很多美好的样子或状态。
 
 我觉得,对于项目本身是否有“心动”的感觉。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是很重要的。 
 因为“心动”,他才愿意去坚持他认为是对的; 
 因为“心动”,他才敢说一些有可能“得罪”客人的话; 
 也因为“心动”,他不会妥协一些他认为妥协了对方案本身“打折”的改动。 
 那么,下面个案子有哪些地方真正让我“心动”的呢? 
 1)对于生活功能的探讨及思考 
 2)对于“关系”的不同思维碰撞 
 3)常态思维VS受益思维及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 
 4)敬畏自然下的情景设计法呈现 
 5)大与小,多与少,得与失的思考 下面,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原始结构图,看空的结构图,还是老样子,寻找出户型痛点。
 
 
 
   
 
 
 (可点击放大图片查看)
 
 
 
 痛点分析
 ①朝南面阳台设计入口不当。如晾衣服等必须经过卧室 
 ②厨房匹配过小。生活阳台朝北较为阴冷,不适宜作洗晾衣区 
 ③户外长狭阳台过长,不利使用及清理 
 ④户型中间有下沉凹位,破坏了客餐厅的连贯 
 ⑤南北对流发挥得比较差。 
 当然,客户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要求及想法。
 
 1、常住是夫妻两人,小主人是10来岁的小男孩,常住校。 
 2、必须考虑一个正规客房,长辈或朋友会偶尔来住。 
 3、女主人与小主人都喜欢音乐。女主人每天都会弹古筝约一小时。当然,要考虑与钢琴的摆放。 
 4、书是他们家都喜欢的方案 
 5、主人房中有独立的配套书房 
 ...... 于是,我们必须再次去思考这个户型的特点。
 
 
 
   
 
 
   
 
 (可点击放大图片查看) 
 从原结构上可以看出: 
 ①北面与东面大面积的落地玻璃是这套房子的最大优势。 
 ②宽阔是这户型特点 
 有了户型“痛点”及特点,我们就要开始寻找设计的平衡点了。 
 那么回归到前文说到的五点吧。 
 1、对于生活功能的探讨及思考。 
 我强烈建议洗衣服、晾衣服的地方能有太阳光直照。当然,条件许可,能规划一个独立洗衣房就更好了。 
 多年的客户使用观察发现:洗衣,晾衣,晒衣服这些动作是日常生活中最接地气,最实际的生活动作。 所以我建议生活阳台设计在朝南向的卧室阳台处。
 
 
 
   
 
 关于阳台的入口。其实完全可以考虑在公卫上开门通过。 
 这样一来,让卧室有了绝对的独立功能,互不干扰。 
 这也解放了厨房,可以把厨房打开,让厨房内部更好用。 
 这样一来,本来平常时不太用的朝南阳台就能实实在在每天为我们使用而存在啦。 
 
 1)因为此阳台靠近每一个卧室,所以它的位置存在也会带来非常方便的使用。 
 2)对于“关系”的不同思维的碰撞。 
 其实客户非常纠结小孩房卧室应该放置在哪间房。 
 男主人认为小孩房应该设置在中间房更合适。其一,能与他们住得更近些,心里上能彼此产生更多的依赖,虽然小孩十一二岁了。 
 其二,小孩房太靠入户房门了。小孩也表示有些害怕及孤独。 
 ...... 
 我非常感动父母对孩子的爱。也真正体会到这位父亲对小孩的细心考虑及安排。 
 这似乎让很多设计师从了客户这样的想法。 
 其实,设计的有趣之处是能让我们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见解及态度。 
 也许,客户不一定能完全接受你的观点。但起码我们不应该为了迎合客户压抑着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我觉得,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们都要想想它背后的原因。 
 而且很多事情的更好结果是否有别的方案或更好的引导呢? 
 写到这里,我想起有一次晚上我哄女儿睡觉(她三岁半时候的状态) 
 从一岁开始,她已经自己睡一个房间了。 
 有一天晚上,她告诉我,她睡觉时很怕有坏人进屋,她想我把门反锁好,还有把她房间的窗户也关严实。 
 其实,当时我心里一软,真的很想让她过来与我们同睡,或者答应她:“爸爸帮你把窗关严实吧......” 
 忽然,有一个念头告诉我:帮助她成为一个勇敢的自己,让她知道如何战胜自己的惧怕及不安。
 
 于是,我说:画言,你还记得这世界上谁掌管着一切呢? 
 她很快地回答:“神!” 
 我紧接着说:在爱里面是没有惧怕的,神就是爱!当你害怕的时候,你要祷告,求上帝来帮助你。 
 然后,她跟着我读了一遍刚刚的两句经文。 
 很快,她就平静下来了,没有任何恐惧,即使我的窗户依然是打开的。 
 几分钟后,她就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也许很多微友不一定了解上帝,也不一定看过圣经。 
 也许觉得我说的一切好像只是一种心灵自我安慰。 
 其实你不妨尝试寻求他的帮助。然后经历了一些奇妙,再来下这个结论会更好。 
 其实我在想,如果我们一家人都不认识上帝,只照着自己的方式去让孩子少受到一些惧怕或替她去承受一些本她能够去承担的状况,其实对她毫无益处的。 
 因为学习到面对惧怕或孤独的方法远比能够躲过惧怕或孤独更重要。 
 所以,关于小孩房放置入门口处的位置。 
 我认为在满足公卫及生活需求晾衣等功能性的同时,是给孩子很好地去成长或学习勇敢的有益机会。 
 也许,借着这样的机会。我们做父母的常常思考如何珍惜与他呆在一起的有限时间。 
 也许,低头刷手机或电脑的时间会少了一些。 
 对孩子而言,父母对他的爱并不一定是满足他一切的需求,而是要以家为整体。而成员要学会分享,谦让,甚至是舍己。 
 这是我对这小孩房位置设计的看法。 
 这也是对于“关系”的不同思维的碰撞。 
 希望我的观点没有伤害到男主人心中的那份爱,如有可能我更希望男主人可以好好再想想我的观点。那我就欣慰不已,纵使我们未曾谋面。 
 3)常态思维VS受益思维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 
 “常态思维”是在我们脑中已经形成的观点或看法,细分到私宅设计而言,比如说大厅一定要有电视背景或沙发背景。 
 又比如说,入门一定要玄关。 
 而“受益思维”更贴切实际,不在乎别人眼光,只在乎自己的使用与体验。 
 举个例子,一个小户型只有一个卫生间。“常态思维”觉得户型本身只是这样时,卫生间小也没办法,只能里面的砖贴得亮色一些吧。 
 而“受益思维”则想:这不行,这么小的卫生间一定不能满足一家四口的使用。我宁愿从主卧分出一些空间,扩大卫生间,甚至卫生间功能还要很舒适。而主卧变小其实可以更温馨。 
 所以我们建议用两方面“受益思维”来规划阳台。 
 让阳台与客厅概念模糊化。让阳台两边使用起来方便无比。 
 另外,客厅只是沙发的摆位用了非常规的方式而已,其实,与餐厅的连贯及两面的落地玻璃公让这客厅别致而不失大气。 
 有时,“客厅要大”这个常态思维是几十年形成的,也许是从父辈传下来的。 
 所以,在国内,很多别墅面积虽然够大了。但能扩建的,很多人还是想办法扩建...... 
 而国外,阳台是最大的停留及让人心动的空间,因为它能比室内和室外紧紧连在一起。 
 
 由于篇幅有限,前文4与5点我就不展开细聊了。 
 其实在这个方案本身都含有很多这两方面的意义,包括客户开窗的设计。 
 这也是房子与“家”的区别。 
 ....... 
 最后,留下三个问题: 
 ① 你遇到过这类型客户吗?你会如何处理? 
 ② 客户要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设计师? ③ 设计师要如何寻找到同频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