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八旬建筑设计 于 2023-1-9 12:09 编辑
本次改造来到了云南大理的一个白族家庭,委托人赵彪林的父母以米线为营生,将孩子们抚养长大。随着生产方式的更迭,手工制作在经营中已是步履维艰,而见证一家人幸福生活的老房子也在经历了三十年风吹雨打后变得破败不堪。
这座老房子有着委托人赵先生儿时的记忆,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几代人关于美味的回忆。为了重拾曾经的美好,传承古法米线工艺,委托人一家决心为破败老宅创造第二次生命。
这一次,云南本土设计师八旬全新亮相。首次参加梦改的他,运用本土材料,将传统与现代自然融合,对白族传统建筑进行了新的诠释。
改造前
Part.1
满载回忆的破旧工坊
本次进行改造的自建老房实际上是一个面积不到300㎡的老作坊,包括一个庭院、一间主房和三间耳房。原始建筑采用石棉瓦、土砖、夯土墙等构筑而成,经过二十多年的空置,整体结构早已破败不堪,无法继续使用。
改造前痛点
房屋年久失修
空间布局不合理
存在安全隐患
改造ING
Part.2
传统工艺×现代元素
正式施工前,设计师与团队一起进行现场勘察。由于老房没有地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施工队将原有建筑全部拆除,只保留两堵承载回忆的夯土墙,并在后期进行加固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拆除工作放弃使用机器设备,全部使用人工,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老外墙的破坏。
现场拆除工作进行的同时,设计师八旬前往乐和村以及附近村落中进行探访,希望可以更了解各个村落的建筑体系,让本次改造既能兼顾实用性,又能融入当地建筑特性。
在规划整个建筑形态、室内布局和功能划分上,设计师希望在保证足够的生活空间的同时,可以把空间留给生活形态的塑造;更多采用在地性的材料,使用石头、木头作为主材料来改造房子,并加入当地的传统工艺。
既可以保证采光、又可以保护隐私的玻璃砖,让整个主卧怀抱在阳光中,整面可开启的玻璃门窗也让主卧和露台相互连通。
为了方便委托人一家的生活,设计师将全部房间都打造成了拥有独立卫生间和露台的套房。适老化设施也考虑在内,浴室采用了哑光的防滑砖。
在整个房子的设计中,建筑师运用了大量的回收木和旧石材,这使得建筑本身充满了质感,而充分的采光设计也让阳光成为这个房子最美的软装。
本次改造费用
-
土建(含人工):63万
硬装(含人工):75万
软装(含家电):15万
总计花费:153万
八旬
白族设计师
八旬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