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概括山水画的造境之法,既是画理,也内蕴人居的诉求,
这次的项目位于重庆融创壹号院,是而趣设计对平层院落化设计的新尝试,化用江南园林的营造奇巧,将游走观望的情致引入居室,移步换景,可居可望。
下载本案高清原图(1800X2500超大像素) 请拉到文末
初次与业主交谈时,他说:“我的家不需要有风格,我希望通过控制光、风以及视线来设计我的家。”
因此,此次的设计不仅需考虑到光线设置,原有布局也要有所腾挪,引人风与光景,营造可向内沉思,向外观照,一个有情有味的家。
山城云雾长驻,因此对日光格外眷恋。我们依循日光递嬗,细致考虑到光线的路径,布局以及如何合适的过滤
东侧的客厅没有增加窗帘,上午天光缓缓抚过,白墙,砖地,布艺沙发,木质的家具,都在自然色调的光线中,袒露出本真的质地。
考虑到业主有在家办公的需求,我们在客厅旁边的区域放置了一张长桌作为业主的工作台工作台一旁采用了半透明纱帘,日影漫散,光线柔和。
木作墙面在室内托起一个稳重的调子随着状态的变换,这一席之地也可以作为茶室,或是与亲友相聚的欢宴
西侧的厨房跟一个卧室打通之后变成了中西厨及早餐厅,选配了百叶窗以调节光线。光影的行移也带有韵律,空间被覆上一层有序的,丰富的明暗。
厨房中间有一个小的中岛作为厨间的延续。靠窗的位置,做了一个水吧和卡座的结合,围合成一个安定的角落,饮酒,烹茶,或是手冲一杯咖啡,留住一点饱满的幸福
午间,锅具被煨炖的烟火气浸得丰润明亮,饭菜咸香,窗边光影闪烁,一家人围坐吃饭。小小的圆桌也足以承载日常之丰厚
午后渐渐安静了,阳光从厨房延至客厅,如「行板」悠然,平和,家变得澄明,光照亮平常的日子,与人始终相依。
为赋予居室多样的情态,我们还从中式园林的营造智慧中获取三个关键词来展开设计:
屋内有园二、巧于因借三、曲折错落
1.屋内有园
我们将原有的阳台外扩部分内退,形成工型。与相邻的空间相互渗透以视线贯通的方式实现室内外交融。
向着“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生活状态,整个空间的设计思路都围绕着阳台展开,居室中“造园”,让庭园变为房子的核心
左侧保留了原有的阳台,窗前植上花木,可以从内部空间的各个方向窥见。春夏的南风把花木吹绿,植物欣欣然生发摇曳,让家有了更多柔软的温度
侍弄花草中有国人与自然交往千年的智慧,植物对人有磁石般的吸引。从客厅、书房、餐厅、老人房都能看见花木的丰茂,做到“眼前有景寥寥几笔,咫尺小院便有了自然生机。
土地的气息绵延至高层住宅,也更接近我们期待的状态有日常生活,也有丘壑之心,
2.巧于因借
在不同空间之间的墙面通透重构既可以让视线有延伸又让各自空间相对独立。
“因借”的对象不拘于自然风景,远处墙上的夕光,一闪而过的身影,都是外部环境的信息。即使是现代住宅,设计师也可以打开局部墙体,让不同房间通过洞口和缝隙保持联系,同时保有私密
《园冶》中谈“借景”:「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
在一些墙体高度的处理上,我们也选择不到顶例如客厅跟餐厅之间的墙体没有到顶,人在客厅时,依然能跟上厨房发生的节奏,锅气蒸腾,目光交汇,全家心神饱满地享用一日的余晖。
主衣帽间到主卫生间之间也开了一个小的洞口,一道将尽的天光溜进来,反晕出一片醺黄墙上的圆镜倒的暮霭,有如“斜光照墟落”。映着明漪,虚实之间有一丝隐秘的回弹,小亭临水绮窗开,镜面波光绝点埃。
《游留园感怀诗》陈栩
在墙面上开洞,不同单元间留有一丝对望的余地,氛围流转,含蓄掩映,时时有新信息触及目光移动。空间变得贯通灵活
这些空隙比之一丝不苟的墙体,更有“寻觅”之趣味,卧游之愉悦。
园林之趣,也可以进入日常
3.曲折错落
大小、疏密、高矮的变化,在空间中创造出丰富的状态,体验是很“立体”且“现代”的。
因为家中只有三人常住,所以我们将原四房改为两房布局。房间从窄小孤立的束缚中解脱,光和风畅意地进出,感知得以放大,步伐也自由点。
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分隔曲折,排列错落。清人蒋和在《画学杂论》中提出
布置落笔,必须有剪裁,得远近回环映带之致。
不同空间单元包括阳台都有转折,创造出丰满的层次体验,行动时也带有游园意味
厨房与客厅之间原本有一个狭窄的烟道,墙体下降后,我们将烟道的位置加宽,变成一个可以放置蒸烤箱,更宽厚的一个面,消解立柱突兀的感受.
在一些墙体的转角处,也做了斜面的处理,不必迎面直角,赋予空间诸多细节的柔情。书桌与墙也有斜面交接,斜向墙壁增加深度感,在感知上获取开阔,
人事,家事,事事起承转合。得益于现代建筑予以身体上的舒适与便捷,而园林空间的艺术经过转化后滋养了现代建筑,内部构成之美与情趣真意的运用得以使家成为身心安放之处
项目名称|融创壹号院
项目地址l重庆
项目面积 l166m
设计团队|何海成陈琳
撰文平面 |许小艺
空间摄影|杨帆
本案高清大图(1800X2500超大像素)(年会员专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