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北麓脚下,有一处世界级“山景旅游度假胜地”破土而出,顺势而建——华山· 悠然谷。 这个旅游小镇涵盖了“食、宿、行、游、购、娱”这类度假产品业态,是符合国际化审美标准的商业建筑群,亦是保留了陕西华阴地区传统印记与美感的文化空间。

因地制宜,因形就势。悠然谷将人流行为规范和原生地貌顺势结合,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到商业整体性和通达性;整体规划自然融入“峪”、“窑洞”、“皮影”以及“道”等三秦文化元素,形成极具该地生活特质的商业旅游聚落。
就设计方空间印象而言,这是一体化设计模式下,多专业交叉运作的旅游地产项目:项目整体定位、功能规划、业态配置、品牌调性及形象创建、整体规划、建筑形态、空间尺度、景观小品、软环境、售楼部室内设计建筑化……其中,设计团队为甲方解决了两个大的问题:
“如此大体量的项目如何吸引客源? 如何保障资金回流? 如何合理消化面积?
实地调研发现,去华山的游客在游玩结束之后,基本不会做停留,直奔省城西安。项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留人”。 在业态规划中,40%的民宿和休闲娱乐区、20%的品牌酒店,是为了另外40%商业在人气上有所依靠,形成完整的度假区配套。

“如何做一个真正有当地特色的商业建筑群落?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一带,多为台状的山峪地貌,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悠然谷现场地形高差错落,呈三角状的地块,设计团队利用当地地形的高差,在不破坏原始地形和植被的前提下,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把主街道植入进去作为特色商业街,并以此连接河岸酒店、临街商业、山中民宿和其他休闲娱乐区,增强了每个角落的商业可达性,同时也充分关照了当地的生活习性。

红色部分为特色商业街
商业策略—— 项目定位 世界级山景度假胜地 重建中国西北部旅游度假商业审美新标准
区位分析 悠然谷项目地处旅游景观大道一侧,是当前华麓景区贯通东西的主动线,东边是华山游客中心,综合发展潜力巨大。 
度假旅游特点分析 
度假区业态特点分析 
业态布局 
业态类型划分 食、宿、行、游、购(市集)、娱(玩) 
品牌形象—— 
山谷之貌,原野之态,参照西北普遍的峪塬地貌特征进行构图,从当地文化中粹取独特色彩组合,有机叠加演变成LOGO图案。 
提取山、水、云、木等自然风貌,抽象出时尚、生动,意境还原的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 ↑ 
物料设计 ↑

围墙广告 ↑

导视 ↑
空间设计—— 设计源起: 结合当地本土建筑 提取本土文化元素 追求返璞归真本质 













设计方案: 
手稿↑ 
整体规划↑ 
一期建筑方案↑ 

高差设计 与平地建楼的做法不同,作为山景旅游地,我们决定顺应地块20多米的高差,形成丰富各异,视觉变幻的整体规划布局。
空间层级 我们要在商业空间里注入一些能让人长时间停留和欣赏的元素。所以这些院落的层级和尺度也有很多种类: >>> 街道层级,步行街道和车行街道互不干扰 
>>> 街巷层级,即房子和房子之间的空余地,保留了传统东方巷子的感觉 >>> 院落层级,又分为公共大院落\半开放的院落\围合院落\私密性小院落 为什么我们的建筑大多是小块散落的布局? 其实内部空间是连续的,看上去的三个建筑其实是连起来的,三层的局部是独立的,建筑体量被打碎,就没那么呆板。
材质多元 瓦制的坡屋顶,甚至有些房子就是单坡造型。 外立面多使用钢材、金属和玻璃,又有传统建筑的肌理存在:砖、石、土、木,很多店面的门头沿用了窑洞的样式,让这种古老建筑重获新生。现代波普的外墙砖,与传统镂空砖墙的交叉运用,共同形成一种多变多元的商业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