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这几年颇受国内外设计师的追捧,极简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极致的精神追求。在极简主义的设计中,“less is more”的宗旨贯穿始终,无论是在硬装还是软装上都秉承着极致的简约调性。 
  
 踢脚线在现代极简风格装修中变成了很尴尬的存在,装与不装成了设计师和业主的一个烦恼,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梳理一下极简风格踢脚线该不该装,该怎么装?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极简主义踢脚线的功能和做法: 
  
 01、踢脚线的功能 
 02、无踢脚线的做法 03、有踢脚线的做法 
这是在装木地板时踢脚线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因为木地板具有很强的伸缩性,遇热、遇湿、遇冷都容易产生变化,这个时候踢脚线负责为木地板的伸缩缝作遮挡。  
 
▲木地板标配踢脚线,防止地板伸缩变形  
  
 
在打扫卫生时,尤其是拖地,踢脚线能有效的避免墙面不被弄脏,踢脚线的材质也比墙面材质更耐擦洗。在墙面使用壁纸或者壁布时,踢脚线的作用显得极其重要。  
  
▲墙面颜色偏浅,使用木质踢脚线便于清洁  
  
当墙壁与地面色彩比较接近或者反差极大时,用踢脚线去分隔,高颜值的踢脚线,令上下空间的过渡和衔接更完美,整体装饰和谐自然、浑然一体。  
 ▲墙地面颜色相近,踢脚线起到衔接作用  
▲墙地面颜色过渡,踢脚线作为材质的划分  
 
在装修的过程中,一部分线路改造可以将线路藏在踢脚线后的缝隙中,踢脚线可以起到遮挡作用,含有一定的功能性;另一种就是褒贬不一的踢脚线采暖,也被称为“踢脚暖”,在家具设计中如果条件不允许安装地暖,还嫌弃传统的暖气片浪费空间,部分业主会选择踢脚暖,将踢脚线与暖气的功能合二为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家居设计中的一大突破,不过实际的使用感受我们不过多评价。  
  
 
 
 
02. 无踢脚线  
无踢脚线更适用于现代极简风格的装修,整体性好,现代感强,如果可以在打造卫生时能够多多注意,无踢脚线的做法的确是极简主义中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01、地板塞墙  
无踢脚做法中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墙面开槽,深度和高度根据地面铺贴和墙地面找平的尺寸预开槽,如果是木地板,深度需要提前预留伸缩缝。在铺设地面时将瓷砖或者地板插入预留的凹槽内,缝隙石膏填平,墙地面接缝处打胶处理。 
  
 
▲无踢脚的设计,满足极简主义的高级感  
 
 
 
02、收边条 
  
收边条的形式现在也较为常见,一般的地板厂家会有相匹配的收边条,一般以L型为主,材质木质或者金属居多,安装也较为简单,施工中注意事项就是在墙面找平和墙面刷涂料或者铺壁纸时尽量贴近原地面,以便收边条安装时可以将墙面的处理边缘完全遮盖。  
 ▲无踢脚的设计,使用木质线条收口  
▲无踢脚的设计,金属构件收口  
  
  
03、在墙面形成凹槽 
  
无踢脚线的墙地面区域划分也可以用凹槽做暗踢脚来区分,这种方式视觉上也属于无踢脚线的一种形式。一般墙面的凹槽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墙面直接开槽,另一种依靠加厚墙体预留凹槽。 
  
a、在原墙面开槽形成凹口 在原墙面直接开槽适用于一般墙体的处理,开槽的过程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整体来看还是可实现的非常大而且节省预算的。 
 墙面开槽的注意事项依旧是尺寸,这种形式的踢脚线对地面和凹槽的平整度要求更高,着重注意地面准备铺贴的地板或者地砖的厚度,地面找平或者地暖的厚度,如果铺设地板的话预留伸缩空间。 ▲内置预埋件=剖面处理  
▲无踢脚的设计,墙面凹槽过渡  
b、加厚墙体形成凹槽 原有墙体不支持开槽的情况下依旧想做凹槽踢脚,可以选择加厚墙体的形式,墙体用石膏板加厚,下沿预留凹槽,同样注意凹槽的预留尺寸,这样的施工省去了原墙面找平的步骤,但是缺点就是造价相对较高。 [size=13.3333px]▲石膏板加厚墙体无踢脚线剖面示意  
 
03. 
 有踢脚线的做法 极简风格中踢脚线不宜突出,适合选择与墙面或者地面相同色系,弱化踢脚线的存在。一般分为普通形式和暗藏的形式。  
 01、普通踢脚线  
 最简单划算的方式就是普通的踢脚线,在材质与样式上多加设计,也可以满足极简风格的要求。材质一般分为木质、不锈钢、石材等,可以与地面选择相同的材质,样式可以选择极窄平线条。   
▲木质平板踢脚,极致简约  
▲金属踢脚,保护墙面,更有现代感  
▲极窄踢脚,弱化踢脚线的存在感  
▲金属踢脚,与石材搭配提升设计感  
  
  
  
02、墙平式踢脚线  
墙平式踢脚线更适合普通家庭设计中踢脚线的做法,既保留踢脚线的功能,也能保证墙面与踢脚平齐。这个方式更是众多强迫症业主的福音,因为踢脚线的存在,很多家具不能靠墙,实在是让人闹心。 
  
墙平式踢脚线在施工时沿墙角开槽埋入基层板,固定好角铝,在这里需要注意的尺寸比较多,地面预留的高度,踢脚线凹槽的预留深度,都需要在预制时考虑,如果有地暖等,需要提前预留出距离。凹槽内进行基层板预制,完成后直至地板安装完,再进行踢脚线的安装,这样可以保证踢脚线与墙面平齐,保留住踢脚线的功能,将踢脚线的外凸形式改为内凹的形式。 ▲墙平式踢脚线安装剖面示意  
▲墙平式踢脚线的样块示意  
 
▲墙平式踢脚线的极简质感  
 03、灯带踢脚线  
 预埋灯带的踢脚线在设计中可以作为辅助性氛围光源,在极简主义中提升空间格调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式。灯带踢脚线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选择带灯带的外置踢脚线安装,另一种是墙面进行凹槽处理,内埋预制灯带,达到暗藏灯带,见光不见灯的效果。  
 a、灯带踢脚线的安装 提升氛围还不想麻烦的业主,选择这种方法肯定没错,在电路改造时预留出灯带的电源,这里有个温馨提示,灯带的电源控制要提前预想好,每个空间分别控制是一定的,另外也可以分场景或者区域控制,观影模式下仅背景墙照明、夜间起夜时开启走廊照明等。 [size=13.3333px]▲灯带踢脚线+隐藏线路  
▲简约的踢脚线暗藏灯带  
▲最简约的灯带+踢脚线形式  
b、暗藏灯带踢脚线的安装 暗藏灯带的安装与凹槽型踢脚线有相似之处,这里不再重复介绍凹槽是如何产生的,请参考之前说的墙面开槽及加厚墙面方式。在墙面预制的凹槽内利用金属构件预制灯带,一般情况下灯带光源向下,达到洗墙的效果。具体的高度根据设计需要预留。  
 
▲预埋灯带,无踢脚线  
▲ 预埋灯带, 有踢脚线  
▲预埋灯带,无踢脚线的效果  
▲预埋灯带,有踢脚线的效果  
  
  
 像这样的知识点,在《室内设计联盟年刊》中,还有1000+个, 包括设计通识,材料工艺,方案思维,入行解惑,软装配饰,灯光设计等模块!  
  
  
  
  |